首页 > 财经 > 福建易通:2019零售业的动荡变化

福建易通:2019零售业的动荡变化

行业变化

在技术发展、消费习惯变化的进程中,整个线下零售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重塑与调整,目前,数字化、中小化以及提高生鲜占比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变化一:数字化

无论是高鑫零售委身阿里,还是永辉、沃尔玛积极与腾讯、京东合作,都反应着零售巨头们在数字化方面的迫切需求。

零售企业的数字化实施路线,包括ERP系统、POS系统,电商以及全渠道销售、全渠道大数据系统、全渠道数字营销几部分。

与阿里牵手之后, 高鑫零售引入阿里系统,对门店进行数字化改造,将实体门店接入淘宝平台,引入阿里流量提升门店线上曝光率,公司全部门店完成与淘鲜达平台对接。

沃尔玛与京东推出了“三通”战略,将用户、门店、库存互通,以实现彼此的线上线下的合作。沃尔玛还与腾讯展开战略合作,围绕购物体验提升、精准市场营销、全面支付服务、强大会籍增值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的数字化和智慧化零售合作。

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后,张近东表示,苏宁与家乐福中国要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改造,不仅要推动内部数字化,更要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以及生态体系全面实现数字化,致力于推进行业效率提升。未来5年家乐福中国将在1-3线市场开设300家新型互联网化门店,并联合苏宁小店全面推出到家服务,同时,还将帮助家乐福以零售云的方式下沉乡镇市场。

目前,苏宁已经构建了涵盖智慧零售大脑、无人技术、数字化门店技术、智慧物流技术等行业领先技术在内的智慧零售科技体系,并打造了智能化AR试衣、Style wall、自助收银机、商品热力、机械外骨骼、“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刷脸支付等众多黑科技,为家乐福中国的数字化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尚未站队互联网巨头的物美,目前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2015年4月,张文中创办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全渠道零售平台多点Dmall,在物美的配合下,开始寻找实体零售的数字化改造方案。

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上,多点Dmall开发了15大系统、500多个子系统,并于2018年推出了自主研发、搭建,适应于零售业的全面数字化中台操作系统Dmall OS。据了解,目前多点Dmall的OS系统在物美的全面数字化已经达到了70%以上,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的销售,70%已经通过多点DmallAPP实现。

据艾瑞数据显示,在生鲜电商行业,多点DmallAP的月独立设备规模居排行榜首位。截至2019年6月, 多点Dmall会员注册总数已超7000万,月度活跃用户数1200万。近日,张文中表示多点在全国已经拥有了80家零售商超合作伙伴。

变化二:中小化

伴随着大卖场的衰落,中小精品超市以及社区便利店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青睐。

2015年,华润万家就提出了布局中小业态,据显示,在华润万家随后新开的近300家门店中,大卖场只有25家,旗下小业态品牌社区超市乐购Express及便利店VanGO发展迅猛。2019年,华润万家又推出全新品牌“万家MART”,营业面积压缩近一半。

同样,关闭了不少大卖场的沃尔玛,也在精品超市和社区超市方向发展。山姆会员商店加快扩店,开店数量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宁波、上海开出共3家门店,广州第二家门店已经动工。目前山姆在中国有26家门店,根据规划,到2022年全国门店数量将达到40-45家。社区超市方面,2018年,第一家沃尔玛社区店惠选超市开业,在2019年第三季度其销售额和客流增长均超过20%。

永辉超市打造的mini业态今年急速扩张(主打“社区+生鲜”小模式超市),前三季度公司已新增510家mini店,预计第四季度仍将保持高速扩张的态势。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在今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曾表态,mini店今后会成为永辉超市的重要模块,有信心年内开到1000家。

变化三:生鲜化

在被电商挤压的线下零售业,生鲜成为超市吸引客流的重要板块。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生鲜在美国、德国和日本超市渠道占比分别为90%、87%和70%,在中国超市,生鲜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中国,以永辉超市、家家悦为代表的超市类现代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在逐渐兴起,据2018年年报显示,生鲜业务占永辉超市营收的比例大约为48%。2019年,永辉MINI加速扩张,同时“永辉买菜”App上线,正式进军社区买菜领域。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与同行业相比,永辉超市门店逆势扩张要归功于高占比的生鲜业务,首先,生鲜创造了稳定而高频的流量入口。其次,多年积累的生鲜运营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也有利于永辉在扩张中保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稳定。

沃尔玛也在加码生鲜板块。今年3月,沃尔玛在中国投入使用的华南生鲜配送中心落成运营,覆盖了沃尔玛在广东和广西的100多家门店(包括山姆会员商店),这个配送中心耗资7亿元人民币,是沃尔玛进入中国23年以来最大单笔投资。7月份,沃尔玛宣布,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将在中国花费80亿元人民币对供应链进行升级,在各地区投资建设升级物流供应链,按照新标准建设或升级的配送中心将达到10余家。

两年前,高鑫零售上线B2B业务“大润发e路发”,这是一个涵盖生鲜品项的全品类B2B平台,可提供2万种单品,其生鲜商品(含冷冻冷藏)的营收占比已超过27%。近两年,高鑫零售重构了生鲜商品的品类及陈列,大幅增加了果蔬、海鲜活鲜、冻品及加工自制的单品数,补强了适合中高端顾客消费及线上销售的商品。

家乐福这两年同样在生鲜板块进行探索。2018年1月,家乐福在武汉开了首家生鲜超市“极鲜工坊”,“极鲜工坊”采取的是“店中店”形式,位于家乐福店内,主要销售海鲜产品。2018年5月,家乐福又在上海推出了新的品牌Le Marché(法语中“集市”的意思),主打餐饮、生鲜、进口商品以及自有品牌,强调新鲜、健康,Le Marché 总共拥有超过2.5万个商品,食品类占比超过78%。据报道,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家乐福直采的1.5亿元的商品超过一半是生鲜,而这些商品将逐步进入家乐福全国各线下门店。

麦德龙的生鲜品类销售额占比近60%,收购麦德龙后,张文中曾表示,收购麦德龙的原因之一就是麦德龙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优势,物美集团未来也要学习麦德龙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其生鲜电商App多点Dmall的支持下,物美发力生鲜的道路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数字化、中小化以及提高生鲜占比是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门店的精品化还是提高生鲜占比,都需要提升整个系统的数字化,改造供应链,增强整体效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130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