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实体经济被银行吸干了!银行业日赚9亿是无耻

实体经济被银行吸干了!银行业日赚9亿是无耻

今年10月底,各家A股上市银行已陆续完成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披露工作。

工行以日赚9.29亿位居第一。

建行日赚8.36亿元,农行日赚6.68亿元,中行日赚6.30亿元。四大行合计每日吸金30亿元,一般的企业只能望其项背了。

在此之前,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有129家上榜,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一、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最赚钱的大部分是银行业。

美国《财富》数据显示,全球最赚钱的50家企业中,共有12家来自中国,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阿里巴巴、招商银行、腾讯、中国移动、交通银行、台积公司。

在129家中国上榜企业中,11家是银行业,这些银行业公司在2018年所赚取的利润占中国上榜公司总利润的47.5%,接近一半。如果刨去这11家银行业公司的利润,其他118家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9.2亿美元,远远低于世界500强43亿美元的平均水平。

作为中国人,应该为中国银行业感到荣耀!

是它拉高了中国上榜企业的利润水平!

是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银行业的强大!

可是小编看到这个榜单,心情却是沉重的。中国实业举步维艰,中国银行业却吸吮着实体经济的血,长成了庞然大物。

二、银行业具有惊人的吸金能力

撇开最新的数据不说,我们且来看看2018全年的数据。

中国银行业不仅体格大,吸金能力也超强。

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有“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2018全年营收为7251亿元,净利润是2987亿元,相当于一天就赚8.18亿元。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其他行业的明星企业:

互联网:阿里巴巴,2018年营收为2502.66亿元,净利润为832.14亿元,全年营收竟远低于工行净利润。

实业龙头:格力,2018年营收为2000.24亿元,净利润是262.03亿元,日赚7206.6万元。

股市明星:茅台,2018年营收为736.39亿元,净利润为340亿元,日赚9315.07万元。

阿里巴巴有全民助力,格力董小姐雄心勃勃,茅台股价高不可攀,三家巨头合力联盟,也远不及一个工商银行。

据英国杂志《银行家》统计,中国银行的税前利润总额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球榜首!

2018年,中国银行业资产已经达到了35万亿美元,几乎是中国GDP的3倍。中国银行总资产也超越美国、日本、欧洲。

几年前,民生银行某行长曾公开说:“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非常亮丽,尤其像今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一边是,银行业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另一边是一批批中小企业苦苦挣扎在高资金成本的“生死线”。

三、实体经济举步维艰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在当今中国,大家都不愿踏实去干实业,编织一个炫酷的概念和故事,再组建一个团队,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圈钱了,这种套路是最容易成功的。

实体经济的人才、资金、利润等不断涌入其他行业。实体经济走到今天步履维艰,除了税负重之外,就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它正在被金融业榨干最后一滴血。

中国银行业的赚钱模式:吃息差。据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贷款的利息平均是6.6%,国企贷款利息要稍低一些,在现实中,民企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要高于6.6%,在10%左右是正常现象。

而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即使是大额存单,储户所拿到的年化利率也不过2%左右。

银行是资金中介机构,就能拿到4个点的利差。但更让人可气的是,实体经济不仅融资成本高,融资也越来越难。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19家银行的贷款总额已经达到77.7万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总额达到4.99万亿,个人住房贷款超20万亿。在新增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贡献了超三成的新增贷款总额。

与此同时,大型银行持续缩减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多家银行2018年对这两个行业的贷款出现负增长,严控新增贷款,工行、建行、农行对这两个行业的贷款已是连续第四年下降。

银行专干“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事儿。大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业,再次提振了投机者和开发商的信心,这与国家对楼市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通俗点说,这些年来,银行怀揣着中国十几亿老百姓的钱,以高杠杆率的方式投入到楼市,间接炒高房价,等着一次次收割老百姓的韭菜。

这相当于银行利用老百姓的钱,再去赚老百姓的钱,这无异于一点点侵蚀老百姓的财富。这些年,房价只涨不跌,直接助推了老百姓的购房热情,只要买房就会向银行贷款,那么银行又可以从中赚取大量利润,如此形成了一个循环,全中国的老百姓其实都在为银行打工。

信贷资源有限,大部分资金流入楼市,真正投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却越来越少,实体经济发展不起来,老百姓的财富增长放缓,反过来并不益于银行的长期发展。某一天,如果实体经济垮了,成千上万的人失业,那么整个房贷市场会有多少人断供,这将是个无法想象的灾难。

银行天生“嫌贫爱富”的劣根,为追求高利润,降低风险,不愿意放贷款给小微企业。2016年山东“于欢案”就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艰而酿成的悲剧。

银行业不光吸实体经济的血,在其他方面也是让人诟病不已。

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央视主持人李晓东因为欠了银行69块钱,10天之后,竟产生了300多元的利息。一问才知道,李晓东信用卡账单是18869.36元,自动还款预存金额不足,欠了69块钱,但银行仍按照账单全额罚息。

网上还有个真实案例。

南京某个姑娘在某四大行的ATM机上取钱,钱没取到,卡被吞了。她立马打电话给客服,客服却说,当晚卡取不出来,要第二天到指定的柜台领取。妹子灵光一闪,几分钟后,她再次拨通客服说,机器多吐了3000块,5分钟后,银行工作人员立马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论收费创新能力,中国银行业绝对是一流的。虽然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是银行总会想方设法地“研发”出新的收费项目。

银行的本质是信用中介,它理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可事实却让人唾弃:吃着政策红利,只顾自己赚钱赚得“不好意思”,不管他人死活。

银行逐利,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银行业的吃相实在太难看。银行业本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配角,自己现在却成为了主角,这足以证明中国银行业的无耻与贪婪。

当今内外交困,如果中国银行业能挺身而出,赋予实体经济更多助力,至少可以赢得一些起码的尊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20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