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出生,妈妈最关心的6个问题

宝宝出生,妈妈最关心的6个问题

宝宝的降临给爸妈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在这举家欢庆的时候,新手妈妈却面临着一系列意向不到的问题,到底如何护理好宝宝呢?当宝宝有异常情况时又该如何面对呢?

问题一:宝宝到底在哭什么?

宝宝呱呱坠地后,第一声就是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到来,对于年龄小又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讲,“哭”就是唯一的表达方式,无论是饿了、渴了、疼了、热了、困了、尿湿了,就是一个劲的哭。明明吃饱了,尿布也不湿,排除所有可能因素之后,还是一味地哭。有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的“哭”都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宝宝一哭就喂奶。

无论经验多么不足,你的宝宝哭声总能听明白,只要从宝宝是否饿了、纸尿裤是否湿了、是否困了、身体温度是否异常了等问题出发,逐一排除,仔细听清楚宝宝不同需求的哭声有什么不一样的区别,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况,妈妈就可以快速地做出决定,给宝宝最好的照顾,满足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的需求。

Tips:如果排除了疾病原因,又解决了宝宝诸如尿布等实际问题,妈妈不妨放手让宝宝哭一会儿,因为“哭”可以让宝宝肺部得到训练,达到增强肺活量的目的。

问题二:难以对付的黄疸

不要以为宝宝一出生就像电视或者海报上面那样,都一副粉嫩可爱的脸庞,其实宝宝刚刚出生皮肤都是皱皱的,像个小老头,而黄疸就是表现症状之一,是每个新生宝宝都必须经历的阶段。表现为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周身发黄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会在宝宝出生后两三星期内就会自行消失。病理性黄疸则出现得比较早,症状也更加严重,这时候就要马上带宝宝就诊,以免对宝宝大脑造成损害。

病理性黄疸很大一部分是由母乳性黄疸引起的。黄疸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的4-6天,如果高峰期过后,宝宝的黄疸还继续加重,这时妈妈可以尝试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后黄疸明显消失的话,证明黄疸是由母乳引起的。

Tips:母乳性黄疸的妈妈不必过分紧张,只要适当地停止母乳喂养,给宝宝加以配方奶的喂养,等宝宝黄疸症状好转之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问题三:辅食是做还是买?

宝宝到了4-6个月大的时候,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身体生长所需营养,如果这里仅靠母乳喂养,宝宝的抵抗力只会每况愈下,这时候就要循序渐进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对于具体时间的阶段,妈妈大可不必过于纠结这个问题。每个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速度不一,有些宝宝在4个月的时间可以耐受辅食,有些宝宝则要等到6个月大才可以,不妨把辅食添加的决定交给宝宝的肠胃来决定。

对于辅食的挑选是妈妈自家制作还是购买,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一,医师则认为,以安全原则、方便原则、营养原则、消化原则给宝宝挑选辅食是最靠谱的。给宝宝吃上自己种的蔬菜,自己亲手磨米粉煮糊糊,挑选新鲜的水果等都是宝宝辅食的最佳选择。

Tips:当宝宝开始对大人吃的东西比较感兴趣,甚至流口水,就可以尝试把辅食送进宝宝口里,如果宝宝能够伸出舌头吃东西,这时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问题四:为什么宝宝到了时候还不会爬?

俗话说“七坐八爬九发牙”,有些宝宝到了7个月的时候,依然呆坐在地上不会爬行,任凭着急的妈妈如何哄骗都没有办法。爬虽然对宝宝的平衡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一定要经历这个发育过程,有些宝宝还会跳过爬的过程,直接学习站立和行走。

宝宝在爬行时会运用到身体的25个部位,失去自己向前。由于运用身体的习惯不同和爬行阶段不同,宝宝的爬姿也会千奇百怪。宝宝学爬的过程比其他运作都要漫长,通常要经历从7个月到11个月这5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爸爸妈妈需要给宝宝耐心的引导,不能着急。可以从宝宝喜欢的玩具入手,作为宝宝爬行的引诱。

Tips:有些宝宝爬行时会出现一条腿爬行带动另一条腿的方式,或总是用坐的着姿势往前爬,这可能提示宝宝肌肉、神经或大脑发育出现异常,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问题五:宝宝长牙了,喂奶时乳头被咬有多痛?

宝宝到了5个月左右,会长出第一颗牙齿,到2岁半左右乳牙会长齐,5个月的宝宝还处于母乳喂养期,有恒心的妈妈还会让宝宝继续吃母乳直到一岁才断奶。这7个月的时间,妈妈还可能会忍受宝宝长牙时带来咬乳头的痛苦。

当你在享受温馨的喂奶场景时,却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在吃奶的小家伙咬了你一口。这时,根据人的本能反应,妈妈都会第一时间发出尖叫声来,这时小宝宝反而会更乐,以为你在跟他逗着玩,还可能咬得更来劲了。宝宝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喜欢这种刺激的反应。

Tips:妈妈喂奶时可以保持警惕或者用身体感受宝宝吮吸动作的变化,一旦有用力的趋向就让宝宝马上离开乳头。如果宝宝真的咬了一口,可以用话语的方式告诉宝宝,“妈妈好疼”,同时不让宝宝吃奶,让宝宝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问题六:有什么好方法训练宝宝站立和走路?

站是走的预备阶段,当宝宝觉得腿部力量足以支撑起自己的时候,自然会扶着东西练习站立。一般情况下,宝宝9个月左右可以扶着东西站立,10个月左右就可以独自站立了。如果宝宝到了一岁还不能自己站立,就最好带他看医生,检查一下身体的发育状况。

宝宝一旦能自己站稳时,就会迫不及待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最开始宝宝会扶着东西往前移动,到15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都已经能够独自行走了。能正常走路,说明宝宝的骨骼、肌肉、平衡和协调能力都发育良好。

Tips:宝宝学走的过程中,父母都可以给予最大的鼓励的支持,让宝宝减少心理上的挫败感。拉坐练习和腿上弹跳有助于增强宝宝的腿部力量,让宝宝站得更稳。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宝宝到了2岁还是跌跌撞撞总摔倒,就可能是控制平衡感的小脑出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079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