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7月以来,日本对限制韩国半导体材料的态度一直左右摇摆,近日,事情似乎又有了新的转机。据新华网11月17日报道,日本在近日批准了一家本土企业向韩国出口一批半导体工业材料氟化氢。据了解,这是日本自今年7月实施半导体材料的出口限制以来,首次批准对韩国出口氟化氢。
据媒体报道,在日本宣布了最新的限制措施后,韩国在8月6日宣布,为了实现主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产化,将在7年里投入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0亿元)用作研发资金。其中,随着中国不断在半导体材料供应领域取得新突破,似乎也成为韩国半导体生产商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氟化氢的年产量高达24万吨。媒体报道指出,目前,SK海力士在华的工厂已经投入使用中国产氟化氢正式取代了日本产品。
事实上,韩企选择中国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新供应商,还与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分不开关系。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07 年到 2018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8%,远远高于全球半导体市场 6.8% 的增长率。其中,2018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582亿美元,全球占比达 33.72%。据此,韩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据报道称,10月中旬,三星宣布将明年的存储芯片开支增加到65亿美元,额外增加的资金主要用于建设位于中国西安的闪存工厂二期工程。据统计,三星对此工厂总投资超1140亿元。预计三星在西安的芯片厂在今年扩建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此前始终不肯做出让步下,韩国的经济也在受到拖累。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5%,创下自2016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这已经是韩国出口连续第11个月出现下滑。而在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之下,日韩两国都纷纷转向中国扩大合作。
近日,协商长达7年之久的中日韩自贸协定取得了新的突破。据媒体11月14日消息,中日韩三方决定在本月底在韩举行中日韩自贸区最新一次的讨论,此外,三方已经就推动讨论全面提速达成共识。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6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