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钢铁要塞,宁远的倔强,后金军队无法逾越的明军防线

钢铁要塞,宁远的倔强,后金军队无法逾越的明军防线

导语:哈努尔赤在宁远城下失败了,结果又迎来了皇太极。孙承宗构筑的关宁锦防线使后金军队的铁骑无法蹂躏明朝的大好河山,在袁崇焕的继续建设下,关宁锦防线是后金军队无法逾越的防线,这使明朝的江山社稷又多撑了二十年。那么关宁锦防线为何可以起到抵御后金军队的作用呢?宁锦大战的细节将展现关宁锦防线的战略智慧。

诡异的支援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十六日,锦州已经被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队包围了四天。在锦州守将赵率教的拖延下,守卫锦州的明军终于等到了支援。但是明军的支援部队却很不靠谱,因为到达锦州附近的支援军队只有一万人。而此时包围在锦州城下的后金军队有六万余人,这完全不是救援的架势,到有点像投诚的样子。

可以说明军的支援军队很诡异,因为明军在与后金军队的作战中是不乐意在山林或平原战场中短兵相接的。后金军队以骑兵为主,而且是全民皆兵,因此后金军士在战斗中异常生猛,再加上骑兵的战斗力及机动性都远胜于明军以步兵为主的战斗部队。这也是后金军队驰骋辽东,明军闻风而散的主要原因。

所以明军一万人的支援部队还不够后金骑兵塞牙缝的,但是明军确实与后金军队发生了遭遇战,而且明军还起到了大军将至的战略效果。因为这不是一支普通的明军,而是由袁崇焕组织训练的骑兵组成的,他们的名字叫——"辽东铁骑"。这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在万历三大征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军队内部的原因,辽东铁骑在后金军队入侵时已经落寞了。在袁崇焕的重组下,这支辉煌的部队又一次出现在了明军的军队中,并成为明军战斗力的中坚部队。直至明朝灭亡,辽东铁骑还是一直无法战胜,战斗力极强的作战部队。

辽东铁骑

这支支援部队由明军将领满桂带领,原本是想对包围锦州的后金军队发动突袭,以攻破包围,但是满桂的计划失败了,因为负责巡视锦州近郊的后金军队发现了他们。在这场遭遇战中证实了袁崇焕的训练的结果,辽东铁骑将作为可以直接与满洲八旗相抗衡的一支骑兵部队。双方在短暂接触后迅速撤离,因为满桂再不带领部队撤离就会被后金军队反包围。

明军的支援部队受了挫,袁崇焕的诱敌计派上了用场。后金军队缴获了袁崇焕给锦州的信件,信上指出:蒙古援军,水军援军,地方援军总计七万余人将向锦州进发,希望赵率教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里应外合击破后金军队。皇太极看信后大惊,很快对后金军队做了调整,调出三分之一的部队在包围圈外部做好战斗准备。

进军宁远

五月十九日,皇太极的年轻又一次被现实掌掴了,因为这封信件无疑是假的,赵率教迟迟等待的援军连影子都没有看见。而锦州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后金军队没有丝毫进展。这时的皇太极非常难过,还不停的向锦州城内发送着招诚信,希望赵率教能主动放弃城池。但是皇太极的梦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如何攻破明军的城防,成为了皇太极的难题。

攻城

五月二十七日,坚固的锦州如顽石般屹立着,皇太极决定放弃进攻锦州的计划,带领军队向宁远奔了过去。因为宁远是关宁锦防线的中心点,只要攻破宁远,关宁锦防线将唾手可得。这又一次展现了皇太极的年轻,为了短期相信的美好目标奋力奔波着,可是总会被现实所痛击。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锦州城池都拿不下,宁远又怎么拿的下呢?

宁远地图

五月二十八日,后金军队抵达宁远城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因为袁崇焕没有将明军全部放在坚固的城池内,而是主动带领明军在正面战场上与后金军队相抗衡。畏畏缩缩的明军此时太需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了,因为之前的辽东战场满是满洲八旗的神话,军民闻之丧胆,那么与后金军队的战斗将不战而败。没有士气,士兵怎么能拿出勇气与敌人作战呢?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等人的建设下,此时的明军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腐朽不堪,一击即溃的明军了。

颓势已去

修炼铠甲,购置大炮,重整军纪,训练骑兵,加置火器,在短短五年内,一支骁勇善战的明军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原本驰骋辽东疆域的满洲八旗将面临强大的敌人。可是此时的皇太极还没有意识到明军的强大,他还以为明军是一支很好欺负的军队,明军选择主动出城迎击,这给皇太极留下了一线胜算。但接触过后,皇太极将后悔他所做的决定,并开始重新审视明军。

辽东铁骑与满洲八旗对抗

满洲八旗与辽东铁骑开始了正面相抗,一场精彩的战斗在宁远城前打响了。后金军队源源不断的向守在宁远城下的辽东铁骑发起冲锋,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辽东铁骑的大棒不仅能发射弹药,还可以钝击对手,满洲八旗无法掌握辽东铁骑到底什么时候短兵相接,什么时候发射火药。当后金军队已经与明军持续接触后,宁远城墙上的大炮对后金的后续部队发起了进攻,红衣大炮的威力很快打散了后续支援的后金军队。

宁远古城

后金军队向明军军队发起进攻,无异于奔向死亡。可是皇太极并不希望撤退,因为后金军队还是可以搏一把的,有不少骁勇的战士靠近了宁远的城墙边。但是接下来的战报将使皇太极惊慌失措——锦州告急。

驻守锦州的明军并没有选择死守锦州,当后金大部队走远后,赵率教决定带领军队偷袭驻守在锦州城下的小股后金军队。锦州明军的出击意味着攻打宁远的后金军队随时面临着后背受敌的险境。

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极紧急带领后金军队撤退了。到达锦州后,皇太极还不甘心,又对锦州发动了一次进攻,但是还是失败了。皇太极不得不撤出关宁锦防线,这条钢铁防线。明史称为"宁锦大捷"。

结语: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等人的治理下,辽东局势一下明了了起来,后金军队无法攻陷关宁锦防线。等到明军发展起来后,后金将被明军击破并消灭。但是宁锦大捷之后便没有后篇了,因为魏忠贤不答应,他不希望袁崇焕继续留在辽东,因为袁崇焕与东林党有不解之缘。之前没注意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的名气还小,如今袁崇焕在正面战场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满洲八旗,袁崇焕的名字将名满九州,有了魏忠贤,袁崇焕只能告老还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206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