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考古发现的美食!原来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几千年前就有了

考古发现的美食!原来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几千年前就有了

如今保存完好的古迹和文物,时常让参观的人们十分震撼。因为保存适当,我们有幸目睹了古代人的生活痕迹。但有时在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本应无法保存下来的物品。就连考古学家也感到费解,它们是怎么留存至今的呢?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看那些保存了数千年的食物和饮品。

一、葡萄酒

葡萄葡萄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那个时候人类是否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了呢?人们都说葡萄酒越老就越好喝,这并非完全正确。很大程度取决于保存方式。以下这瓶酒就保存良好。

1867年考古学家在德国斯拜尔挖掘古罗马贵族墓葬时,发现几只黄绿色的双耳玻璃瓶,其中一瓶内还有液态物。其他都是空瓶子。而那液态物就是葡萄酒,它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以液体形态出现的瓶装葡萄酒。这瓶葡萄酒与古罗马时期公元300年至350年,被当做陪葬品埋在地下。瓶内有不少橄榄油用于隔绝空气。同时瓶口还有蜡封。那个时候并不是用软木塞来封瓶口的,截至今日这瓶酒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二、水果蛋糕

我们肯定有过一次,忘记冰箱里放了食物几周后才想起来,但已为时已晚,食物已经发臭,看着也很恶心。但偏偏有人爱干这种事,有人将一块蛋糕放在巨大的自然冰库里,也就是南极洲地区。

2017年研究人员在南极阿黛尔角半岛的移动小屋中发现了一块水果蛋糕。一块蛋糕应该不算稀奇,但是追溯这块蛋糕的历史,它已经保存了上百年,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发现这块蛋糕的相关人员表示,从打开后的气味和外观看蛋糕本身看起来应该还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确定这蛋糕的品牌是英国饼干公司Huntly&Palmers生产。蛋糕体用一层烘焙纸包着放进锡纸盒内。这块蛋糕的年纪比一般人的寿命都大了。

研究人员相信这蛋糕应该是英国探险家Robert scott留下的。1911年,他与他的团队到了南极洲,但很不幸的,Robert scott和全体成员在返程途中不幸遇难。令人惊讶的是多年过去了,这块水果蛋糕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虽然外包装纸有点腐烂,但相对完整。事实上,南极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冷库。这里地处地球最南端,常年严寒的大陆性质导致了这里比北极海洋还要寒冷,最低气温可以接近零下90度。同时南极洲也是世界上风速最强的大洲和最为干燥的大洲。呼啸的狂风,寒冷而干燥的气候,使得这里的许多东西上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块蛋糕也是如此。

三、巧克力

2018年,参加过一战的英国士兵Richard Bullimore的遗物终于被世人所发现。令当地人称奇的是,众多物件中竟然有一盒保存完好的巧克力。

原来,是在1915年的圣诞节,他恰好在法国服役,这个装有10条巧克力的礼盒便是他收到的圣诞礼物。当时他只吃了一条,剩下9条就这么留了下来。如此算来,这盒巧克力已经是放了100多年的古董了。而这巧克力是由英国糖果商Cadburys制作。

不久前,这些100多年前的巧克力被拿出来拍卖,价值几千英镑。但专家建议不要吃下这些巧克力,虽然看起来没坏,专家也表示巧克力能存放很久,但本身的口感肯定是变质了。

四、奶酪

欧洲常被认为是奶酪的发源地,然而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却不是发现于欧洲,而是埃及。

许多奶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美味,但是在埃及古墓里发现的奶酪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不过它们的味道可能就不敢保证了。

2018年,考古学家在一位名叫Ptahmes的古埃及高官的古墓里,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白色物质,Ptahmes所效力的是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当时第十九王朝正在统治着公园前1320至1200年的古埃及。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古墓的陶罐中发现的白色物质已有3200年的历史。当时考古学家无法立即分辨白色物质是什么,而且没有资料表明古埃及有生产奶酪。因此一项化学研究展开了。研究人员先溶解了样本,再分析了其蛋白成分,结果显示就是奶酪,推测是由羊奶制成,不过这块奶酪已经不能给人吃了,研究人员补充说食物样本中还出现了布鲁氏菌的污染。这是一种导致布鲁氏菌病的细菌。这种疾病病菌通常来自于胃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

五、汤

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类食物中营养价值最高及最容易消化的一种流质食物。在2010年,建筑工人在修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随即考古学家对该古墓进行发掘。该墓是战国时秦国一级墓葬。考古学家在该墓发现了一件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的铜鼎。当他们将铜鼎打开时,惊奇的发现铜鼎内竟然还有半鼎骨头汤。汤内浸有数根小骨头,汤色浑浊,汤的表面漂浮着如同铜鼎脱落的绿斑锈。由于长期浸渍,汤内骨头已变为绿色。

那这是什么动物的骨头呢?考古学家将骨头拼成原有的样子,再将之与之前发现的尸骨对比。一致得出结论,这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狗的尸骨,年龄在10个月左右。2400多年前的骨头汤为何没有挥发?考古学家推测这与良好的密闭条件有关系。铜鼎因放置在墓内的壁龛里,干燥情况远胜坑底,而且铜鼎密闭十分好。加之没有被盗扰,这才使得铜鼎内骨汤保存较好。专家认为骨头汤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饮食。可能墓主人喜欢吃狗肉。

六、面包

面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它是许多人的主食。在困难时期,许多人都靠它得以存活。面包是一种流传已久的食物,它存在的历史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更久。

据说世界上最古老的面包可以追溯到14,000多年前。研究团队在约旦首都安曼一处Shubaywa1遗址内的石制火炕中,找到24个烧焦食物的残余,检验后,发现这些残余的成分包含大麦、单粒小麦及燕麦,烘烤前还要经过研磨、过筛和揉捏混合,和现代烘焙方式几乎一样。不过当时制作过程中并没有经过发酵。专家推断最古老面包的口感应该与口袋饼干有点类似。这一发现表明,面包制作最终可能促使人类开始种植和培养粮食,从而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诞生。

七、黄油

英国一位名为Jack William的割草工人在北爱尔兰一处沼泽地作业时,意外从地下发掘出一块重达10公斤的巨型黄油。Jack将它交给了当地的博物馆。随后黄油又被移交到了英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年份鉴定。

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块黄油可能因为用于祭祀而被埋在地下,并且这块黄油已有2000年的历史。考古学家称古代的人们曾用木质容器或动物毛皮包裹乳制品后将其埋入沼泽地,使之便于保存。但鉴于这块巨型黄油发掘出来时,并没有被任何东西包裹,它很可能是因为用于祭祀神灵而被埋在地下,而非用于保存和食用。虽然这块黄油历史悠久,但依然可以食用,黄油放置过的地方,弥漫着浓郁的味道。因为它被深埋地下,所以并没有腐坏,理论上依然是可以食用的,但并不建议真的食用它。

八、面条

自古以来,人们对谁发明了面条,议论纷纷,中国、意大利、日本、法国、阿拉伯都声称是自己发明的。以下这个发现给激烈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2005年,一群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省发现了一个倒置的陶碗,碗底有保存完好的面条。经过鉴定,这面条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其他任何国家的面条的历史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面条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鲜黄颜色,面条粗细均匀,和当今的拉面很类似。这就是4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会做面条的证据。

4000多年前的面条为何保存完好?有一种推测是大约4000年前该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洪水,所以面条没来得及吃,碗内形成了真空,面得以保存至今日。

考古学家称,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由粟米和黍米两种小米制成。中国人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粟米和黍米。而北美和欧洲的现代面条通常有小麦制成,小麦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22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