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可取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与人相处,如果总是苛求十全十美,那么永远也交不到真心朋友。
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就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曾经说过:“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意思是说,天下没有一点缺点也没有的人,没有一点隔阂都没有的朋友。有了大的错误,要能够改正,剩下小的缺陷,人们给予包容,就可以了。
为此,曾国藩总是能够宽容、谅解别人。
当年,曾国藩在长沙读书,有一位同学性情暴躁,对人很不友善。因为曾国藩的书桌是靠近窗户的,他就说:“教室里的光线都是从窗户射进来的,你的桌子放在了窗前,把光线挡住了,这让我们怎么读书?”他命令曾国藩把桌子搬开。
曾国藩也不与他争辩,搬着书桌就去了角落里。
曾国藩喜欢夜读,每每到了深夜,还在用功。那位同学又看不惯了:“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打扰别人休息,别人明天怎么上课啊?”曾国藩听了,不敢大声朗诵了,只在心里默读。
一段时间之后,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人听了,就说:“他把桌子搬到角落,也把原本属于我的风水带去了角落,他是沾了我的光才考中举人的。”
别人听他这么一说,都为曾国藩鸣不平,觉得那个同学欺人太甚。
可是曾国藩却毫不在意,还安慰别人说:“他就是那样子的人,就让他说吧,我们不要与他计较。”
凡是成大事者,都有广阔的胸襟。
他们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沉得住气,不会计较别人的短处,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别人的长处,从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如果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那么这个人的眼里就只有不好和缺陷,而看不到别人美好的一面。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跟别人发生矛盾,如果一味地跟别人计较,就可能会浪费自己很多精力。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如敞开胸怀,给别人一次机会,也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生活中,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想着与别人争出个高低,但是往往因为说话时不能沉着冷静,态度不好,使得彼此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
其实,牙齿哪有不碰舌头的。很多事情忍耐一下,沉得住气,也就过去了。
有些矛盾的产生,别人也不一定是故意的,我们给予他包容,他可能会主动认识到错误,也给自己减少了很多麻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