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Angela Mckay[澳大利亚
假如一定要有
作者:达尔维什 [巴勒斯坦]
为你读诗:胡可| 演员
假如一定要有一轮月亮
就让它做一轮庇护情人的满月
弯弯新月只是一根隐匿的琴弦
藏身于上一把吉他的苦痛里
假如一定要有一个家园
就让它足够宽敞,能看见金丝雀……还有其他
有一条能让空气自由进出的走廊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蜜蜂也有居住和忙活的权利
假如一定要有一次旅行
就在内心旅行吧,不用抵达任何目的地
而离去,不过是一次敏锐的迷恋
想要抵达被打断的石梦之境
假如一定要有一个梦
就让它变得纯净、赤裸、湛蓝
就像曾经的那样,梦从梦之中诞生
但它不过是一个影子,投射于他者——它的对立物之上
薛庆国 唐珺译
选自《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关于作者-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1941—2008),巴勒斯坦诗人,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在世界诗坛也享有盛誉,曾多次获奖。他的诗作已翻译成35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寻常生活才是最难得的
假如你对现状不满,最想拥有的又是什么?
﹀
﹀
﹀
,
假如有一天,我碰巧有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知道我会怀念眼下这种飘摇不定的生活。
——佩索阿
说起“假如”之命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诗人普希金的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文里的那剂煲着鸡汤的药方,不知如今是否还有疗效?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859年,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书写的那番话,转瞬放到160年后的今天,似乎依然有效: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
或许,这还是一个“围观”的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与舆论,更是让我们深感错愕。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发出千百种假设或是评判……
人类需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要学会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
在生活中,假设往往是虚构的,但它也具备实现的潜能,这些指向了内心的憧憬:假如拥有暑假,假如不被外物所累,假如能财务自由……
正是对现状不满,我们才会通过“假如”来制衡晦暗的心态,意图弥补过去的遗憾,抵达内心诗意的乌托邦。
所以,我们不仅活在现实中,也活在“假如”的无限可能中。
这就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训诫,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发生的事情,一个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诗歌所描述的活动比写历史更富哲学意味。
Takashi Ueno [日本]
那是否可以说,诗歌的使命就是负责启迪我们说出“假如”,给予平凡人一张充满挑战的航海图?
唯有经历大风大浪的人,才会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最寻常的生活才是最难得的。就像诗人陶渊明所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假如一定要有一轮月亮,就让它做一轮庇护寻常之人的满月吧。假如一定要有一个梦,就让它变得明净善良吧。
编辑| 肖 尧
校对 |西格玛
诗意生活态度
现实中,我们都无法感同身受他人过去的悲痛或是憧憬里的狂喜。木心先生说:“一个人不能变成一个鬼,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不能在醒来时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不管什么时候,一个人都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