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回望夕阳卿言日暮|《塞鸿秋》里斜阳铺满地,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回望夕阳卿言日暮|《塞鸿秋》里斜阳铺满地,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去过新疆的人都知道,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是能够见到九个太阳的。

这个地方叫开都河。

开都河的夕阳,云层太厚只出现了四个太阳。

《西游记》里这条河也出现过的,那时它还叫通天河。现在的游客懒得记住那么多的地名,干脆直接叫它九曲十八弯。说实话,几个名字里通天河这个名字最好听,名字里自带故事和想象,好像越往古人们对山水越容易动情。那么多年前就具备的意会,到了今天只剩下九曲十八弯的象形了,就好像广陵散变成了扬州散,白帝城也换上了奉节县的马甲,这到底是表达的进化还是退化呢?

幸好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诗意来搭建跨越时光的感情的桥梁,实现动情的轮回。

诗人阿多尼斯说过:诗歌,这座浮桥架设于你不解的自我和你不懂的世界之间。

找到能对自己开口说话的诗歌,就找到了自己的桥梁。

我眼中的夕阳,你嘴里却吟出了日暮。一句“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我就知道你是有故事的人!

上一句正是元代著名散曲《塞 鸿 秋 · 山 行 警》的故事。

塞鸿秋·山行警

无名氏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你的故事藏在塞鸿秋里。从苏武带着虔诚目送的鸿雁翅羽里,这就注定了是一个个想家的故事。

人往往又是矛盾的,游子在外就思念家乡;回到家乡又渴望远方。

于是你行走的路便成为了故事。每个人走着自己的路,也走出了自己的故事,或者出门越行越远,或者归家越来越近。回家的喜悦和情更怯我们没有在诗句里读到,我们读到的是驿站越来越远,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就像一个长镜头越拉越远,远的是家乡。

作为游子,你喜欢简单的节奏,就是那种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节奏。

简单的才容易记住,记住的不光是节奏更是家的坐标。

你嘴里吟着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步履里带着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看看傍晚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你肯定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情绪转折太过刻意。那就说一句斜阳铺满大地吧。好的诗句都是神来之笔,自然到与口语无异,又带着几只原生态的猛烈撞击你情绪之弦的文字。

你的家在哪里?白云深处有人家,但那不是你的家乡。你的家在斜阳处的炊烟升起的地方。

你喜欢人间烟火气。你的烟火气是什么样的,肯定是在锅灶间炊烟里。作为北方人的你喜欢将谷物和乳、肉和在一起煮成肉粥,这是蒙古包里飘来的味道。院后枣树上结的枣子,会让你甜到心里。再细想时,你才发现家乡和你之间阻隔着的,是山无数,水无数。最多的还是你的情无数。

写意配白描,藏起来的就是诗意。什么叫诗意,诗意就是本来你想说十句话,但是你省去了七句。然后你让我来猜,也让他来猜,猜来猜去,每个人脑海里的画面都把诗歌里的故事补成了自己的故事。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了诗句里。你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你心中的夕阳也成为了你的日暮。

写文章最高的境界是把自己写进文字,读诗歌最好的意境是在诗句中读到自己。

虽然我不是游子,但我渴望远方。

你吟的故乡,正是我的远方。

回望夕阳,卿言日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101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