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一些以猪肉为主原料的餐厅食材成本普遍上升,餐饮人该如何应对?是盲目的提高菜品价格还是“偷工减料”?记者认为,餐企老板越是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越应该冷静面对寻找出路,切不可“饥不择食”。
最新消息
猪肉价格一周再涨11%
据商务部最新消息,10月21日至27日,全国肉类批发价格再次上涨,其中,牛肉、羊肉分别以每公斤65.81元、62.73元的价格上涨1.2%和1.7%,猪肉价格则由前一周(10月14日至20日)的每公斤46.13元涨至51.21元,上涨11%,涨幅进一步扩大2.4个百分点,进一步逼近牛羊肉价格。
专家解读
为啥涨价 何时缓解
受非洲猪瘟疫情与“猪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资料显示,自去年8月中国发现第一例非洲猪瘟,截止今年10月份,全国多个省市共计感染生猪接近2万头,为防止猪瘟扩散扑杀生猪120万头。与此同时,养殖户大批量提前出栏,补栏积极性受挫,生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一些地方不当行政干预影响,导致中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今年猪肉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上涨较快。
而“猪周期”下行,直接导致了供应偏紧、价格上涨。根据国民信托《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从猪仔长成商品猪,总共需要1.5年。从受精卵到母猪,需要8个月的母猪成熟期。从母猪妊娠-产仔-哺乳,近4.5-5个月的生长周期;从小猪育肥到商品猪,则需要4-5个月时间。
猪肉价格不断地上涨已经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那么今年的猪肉价格会不会降下来?何时才能缓解呢?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日前表示,从当前生产恢复省份增多、仔猪料产量和种猪销量回升等迹象判断,养猪场户补栏增养信心开始恢复。
“现阶段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下,猪肉养殖已密集展开,预计明年2季度开始供给增多,将导致猪价向下,届时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较低。”国金证券分析师边泉水说。
哪些餐饮品牌最先受到影响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猪肉消费总量为5613万吨,处于较高的需求水平。而此次猪肉价格大涨,必然会给我国餐饮企业,尤其是以猪肉为原料的餐饮企业带来较大影响,那么,哪些餐饮品牌最先受到影响,他们又该如此应对此次成本危机呢?
单品过于单一的连锁餐饮品牌 以西少爷肉夹馍和济南超意兴餐厅为例。数据显示,西少爷一年要用一千吨猪肉,而且只用鲜肉,对价格上涨完全没抵御能力,“此次猪肉涨价对我们影响较大,预计今年会增加600——800万的原材料成本”西少爷肉夹馍创始人孟兵表示。
在山东济南,主营把子肉的超意兴也开始提高部门菜价来应对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据《生活日报》报道,超意兴的把子肉售价从今年8月起,已经先后两次涨价。超意兴快餐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从今日起(11月1日),把子肉售价由原来的6元/块涨到8元/块,其他肉类菜品价格也普遍上涨一元。
经营规模小 没有固定供应商 从品牌规模上看,个体户,街边小店也是“受害者”。这些客单价比较低的餐厅,主要经营成本来自食材成本,本身并没有强大的供应渠道,也没有品牌力支持溢价,当猪肉价格飙升的时候,一下经营的成本就暴增,盈利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很多餐厅,一下子招架不住。
应对危机 切不可“饥不择食”
猪肉价格上涨也导致其他食材价格相应上涨,进而使餐厅原材料成本上升,利润进一步被压缩。一些中小型餐企,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自乱脚步,或许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那么,餐企该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呢?
首先,猪肉涨价已是事实,并且短时间内不可能回落。餐企老板切记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以次从好,闹出食品安全事故,自寻死路。
其次,不可盲目提高菜品价格。成本上涨,相关菜品价格可以适当上调,但要考虑当地居民消费承受能力,并且要及时公示调价理由,取得消费者的理解。并且在成本价格降下来后,相应菜品价格也应调回来。
三是取消供应链中间方。在食材原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大环境下,即便不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餐企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出路。一呷哺呷哺为例,其在一季报中表明,“公司计划加快新品研发力度,同时将进行全球采购以此对冲国内食材成本上涨。另外,公司将取消供应链中间方,由供货商或本集团配送中心直接运送到餐厅,这也可以降低成本。”
四是通过品质溢价提高价格。快餐客单相对较低,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如何在提高价格的同时还能保证客流量,“犟骨头”的成功或许能给餐饮人带来启示。
据了解,犟骨头首先将工具标准化,尽可能地减少人的参与,将人的成本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在熬制老汤等方面犟骨头也做到了标准化,这样的“批量”生产,减少了很多环节成本,相对于单店来说,更平摊了猪肉涨价的成本压力。
五是未雨绸缪,主动研发新产品。此次受猪肉涨价影响较大的快餐企业,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产品固化。丰富产品线、不定期推出阶段性餐品,是保持稳定上升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麦当劳便是很好的例子。现在市场对于麦当劳的需求,已经快趋近于普通快餐,而麦当劳能掌握好顾客的到店周期,让消费者每隔一两次到店,都会有不一样的产品进行刺激。
是机会也是挑战
猪肉价格上涨是对餐饮企业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同时这也是餐企的新机会,谁能迅速地降低成本平抑冲击,谁就能在未来占据先势。就像吉野家曾经遭遇“疯牛病”,甚至到了无肉可卖的地步,但倒逼企业做出转型,反而获得生机。
(记者 彭宗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