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华夏文明独有的,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古代的时候,姓氏是很多的,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姓氏消失了。翻开百家姓就会看到,古代的时候,复姓是非常多的,但是现如今看来,复姓已经是非常少的了。几乎是看不到了。
古代的时候,复姓出现了很多名人,包括诸葛亮、纳兰性德、东方朔、司马迁、司马光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复姓名人。现如今想要看到一个复姓的人,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了。那么这些复姓的后人去了哪里呢?复姓的后人其实没有消失。
古代的时候,人们经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对于一个人的姓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更改自己的姓氏。由此说来,更改自己的姓氏,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通常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或者一些特殊的事情之后,才会想到更改姓氏。
复姓现如今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常见的有欧阳,比如说欧阳娜娜、欧阳奋强等等。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通鉴外纪》解释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自于何处的标志。
“氏”就是区别家族子孙分化于何处的标志,由此说来,姓氏是可以区分自己后代的。在史籍资料中,同样记载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这样看来,姓氏是非常重要的。最早的时候,有上古八大姓,现如今的姓氏几乎全是上古八大姓演化而来。
上古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随着战乱、恩赐、迁徙等族群变故,姓氏就不断的增多。复姓的关系与上古八大姓的关系就不大了。司马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不可否认的是,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是顶级的谋士之一。
到了西晋建立之后,司马姓氏逐渐壮大。最早的司马氏来源于西周时期所设的“三有司”,分别是“司马,司徒,司空”,这三个官职演变为了司马姓氏。到了西晋灭亡的时候,司马氏就走向了覆灭,先是八王之乱,其后是五胡乱华,这导致了司马氏后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晋朝灭亡的时候,大量的司马氏将姓氏改为了司姓、马姓、同姓、仝姓、冯姓等。古代的时候,由于战乱或者家族变故,为了能够活下去,大部分复姓都是进行了改姓。古代的时候,有很多人的姓氏是因为封地或者迁徙定居地而改姓。
举个例子来说,商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最大的举措就是商鞅变法。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商鞅本姓公孙,也就说他的名字叫做公孙鞅。后来因为变法,被君王改封为商地。于是被称为商君,之后他的后代子孙因封地改姓商。
复姓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复姓人数最多的是欧阳,总人口达90.1万,在现如今的所有姓氏中,欧阳排行第188位。欧阳姓氏起源于夏朝,最早的是由上古八大姓的姒姓演变而来。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建立了最早的越国。
越王无疆执政时期,越被楚所灭,后来无疆的儿子姒蹄被封在了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因此他的后代“欧”或“欧阳”。我国现如今仍然存在的复姓仅仅剩下了81个,包括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等等,这些姓氏是非常罕见的。
古代史上,曾经出现了两千余个复姓,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复姓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现如今仅存81个。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大多数历史人物都是以单姓存在的,复姓的名人是非常少的。由此说来,复姓能够被人熟知的机会就更少了。逐渐的,复姓也消失在了历史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9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