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我国兽类中最为凶猛的动物,民间俗称"山大王"或者"百兽之长",被视为灵兽,因而老虎的形象被运用于古代建筑的装饰之中。但虎的相貌形态与想象中的狮子比较略显单纯,故用于装饰多少有些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狮子不产自中国,人们所见机会极少,为其造型时艺术家可自由发挥想象力。而与此相反,虎为中国人所熟知,无法任意添加不同意趣,所以无论如何必须按自然写实方法进行创作。因此,在我国古代,甚至在日本以及朝鲜等邻国,以虎作为建筑装饰很多。
古建筑中的老虎形象
中国古建筑中的老虎装饰
中国是用老虎作为建筑装饰或建筑部分最多的国家,四神之一之白虎与狩虎画,以及与其他石兽、石翁仲等一道置于墓前的石虎等。其遗物年代最确切者是山东省济南"金石保存所"所藏石虎。
汉代墓前刻石虎事散见于《水经注》等著作,但实际上作为当时遗物保存至今者唯此石虎,且仅剩胸部以上部分,头部亦遭破坏,唯大体能辨识为虎,非常可惜。但其头部雕刻"光和六年十二月云云"之铭文,故年代确切。光和六年即公元183年。
另外,汉代墓前所立石阙、石祠壁面往往有白虎图、虎画、狩虎画等。其中以浮雕于武氏祠石阙之虎图最为精彩。
其次,汉代用砖建造屋壁与墓葬玄室四壁,其砖有空砖、方砖、长方砖三种。空砖宽一尺三寸,长二尺五寸左右,厚七八寸,其面作为装饰有种种压塑图纹。其中往往运用虎图纹,很有雅致。方砖也有或浮雕虎豹,或呈现四神图者。长方砖砖面往往作狩虎图。
汉代石碑有碑首刻朱雀,碑底刻玄武,两侧分刻青龙白虎之例。《隶释》所载《益州太守无名碑》即其一例。然此仅限于汉代,石碑刻虎后世全然不可见。此外有瓦当,其图纹各含有一个四神图。
六朝时代实例甚缺。唯有一石门(应该是墓玄室的入口)上方栉形石阴刻青龙白虎图,其气势颇雄浑。北宋历代帝陵在河南省巩义市(古称巩县),墓前皆安放石虎两对,与其他石兽并列。然其技巧劣于王彦章墓石虎。
宋代墓志往往阴刻四神图,其中当然包括白虎图。及至明代帝陵前造石虎之风停息,少见与建筑有关的老虎形象的装饰。
四神图
朝鲜古建筑中老虎装饰
朝鲜高句丽时代陵墓玄室仿中国制度,在陵墓四壁绘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有气象雄浑者。其最古老者可溯及约1500年前,最晚者亦不下于1350年,其虎画是东亚遗物中最古老者。
其中朝鲜平安南道江西郡遇贤里大墓、中墓之白虎壁画为杰作,充分显示六朝时代之雄浑气象。另外,百济故都扶余有世称百济王陵之陵墓,此壁画描于玄室四壁,也是四神图,可惜已剥落,仅可辨识虎面。
新罗统一时代王陵坟墓四周护石(挡土石)按方位阴刻十二地支神像,其中位于挂陵(应该是文武王陵)与角干墓(应该是文武王之弟金仁问的陵墓)的寅神像继承唐代样式,其精神最为雄浑壮丽。高句丽时代继续在王陵四周或阳刻或阴刻方位神像,然相较新罗时代石刻颇显粗陋。
高句丽时代开始于坟墓四周交互罗列石虎、石羊,取面朝外保护陵墓之意。尤其置于高句丽末期恭憨王之玄陵及其妃正陵四周之石虎最为写实,技巧亦最为精湛。
此后的朝鲜时代继续在王陵四周交互摆放许多石羊、石虎,其中以该时代初期太祖、太宗陵墓石像生最为优秀。而随时代发展其石像生逐渐流于形式,拙劣有加。朝鲜至今有虎栖于各山中,而朝鲜人虽多识虎,然于其墓外无用虎于建筑装饰或建筑之一部分之事例,但虎工艺品却相当不少。
奈良法隆寺
日本古建筑中的老虎装饰
日本初次以虎作为建筑装饰,是在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内安放之"玉虫橱子"绘画。
"玉虫橱子"虽为一介工艺品,但也可认为是带有许多建筑物细部的建筑模型。橱子全部涂漆,其表面以密陀绘方法画有各种图案,施以花纹。其须弥座底板上绘有释迦牟尼善行话本中以己身饲虎之图像。此为日本最早之虎画,也是日本最古老之绘画。
奈良时代以虎为装饰用于建筑的画像于今无一残留,但日本奈良药师寺金堂铜造药师如来台座西面半身雕之白虎图仿初唐手法,为杰作。其他工艺品亦多少可见虎图纹。
竹虎图
平安藤原时代至镰仓时代与虎有关之建筑遗物几不可见。至室町时代始于蟇股(日本古建筑)内部作竹虎图。其实例之一为永享年间建筑:京都相乐郡白山本殿蟇股内雕刻,极为古朴。
桃山时代盛行建筑雕刻,最喜竹虎图并将其用于蟇股内部与门板雕刻等。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南禅寺清凉殿杉木门雕刻部分的竹虎图透雕。该清凉殿是天正年间为丰臣秀吉而建,其后赐予南禅寺,故此雕刻为桃山时代初期代表作,尺寸虽较小但颇具图纹性,仍为杰作。
桃山城遗物、西本愿寺唐门斗拱间亦有竹虎图透雕,亦可窥见桃山时代豪迈之气概。松岛五大堂四周斗拱蟇股中有与方位相对应之十二地支雕刻。
浅草寺五重塔
江户时代继承此做法,上野宽永寺五重塔、浅草寺五重塔、日光五重塔等第一层塔四面同样分别刻有十二地支像,其中当然有虎之雕刻。
江户城内加藤清正府邸"大台所"建筑的长端壁面雕有竹虎图。其虎长度从头至尾约15米,当时武士精神之奢华由此可见一班。
江户时代继承桃山时代风气,建筑雕刻大为发展,自所谓"宫雕师"出现后越发喜欢将竹虎图透雕于蟇股内部、带雕刻门板及窄壁上等。当桃山时代雄浑豪迈之气势逐渐衰弱,技巧转为纤细之时,其雕刻手法亦同时变的非常写实。
其中日光阳明门巧妙利用柱子木纹而制作的木纹虎最为有名。雕刻在京都妙心寺玄关走廊蟇股内部的透雕虎技术最为精湛。
图文作者:搞史人,欢迎阅读关注。本文为搞史人原创,请勿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我会立即处理。
参考文献:
《水经注》
《汉史》
《隶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