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不光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日本有曹操会在韩国不看三国不是男人

三国不光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日本有曹操会在韩国不看三国不是男人

《三国演义》在海外广泛流传。明朝时期,《三国演义》开始走向世界。传播方向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世界各地的唐 人街,当地华侨华人多喜读三国,人们熟悉三国、特别是刘关张故事;二是东南亚地区和日 本、朝鲜半岛。

在日本,江户时代《三国演义》就开始风行了。日本推出的《三国演义》不是原汁原味,而 是改编本,如《三国志画传》(连环画)、《风俗女三国志》、《倾城三国志》,还有专以人物为专 题写作的,如《风俗伊扬物语》、《五虎猛勇传》,近年松平一男改写的《三国英雄群像》,还作 为向国民开导的“三国志学人门书”。十九世纪末,曲亭马琴以日本幕府争斗为主题的《八犬 传》,即模仿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从1940年到1947年东京某日报连载长达 几千期的《三国志》,为招徕更多的读者,报社据本国民情和文化背景大加改写,即《兰国演义》有其人其名,而无其情其事。

因为三国故事在日本走红。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为追求《三国志》原著的真实性,用了 整整十六年,前来中国寻访,考察三国文化遗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他编制的60卷《三国 志》漫画问世。这本书仅一年就销售300万套,尔后还录制成片,对外出口。2001年,历史小说 家北方谦三按照中国小说原著改编全套13册的《三国志》,已是33次再版。三国故事风行全日本。

日本民众最有兴趣的三国人物是诸葛亮,民间就有诸葛亮会。近几十年里,日本许多大 企业在培训管理人员时,要求必须读《三国演义》,特别是学习诸葛亮。日本有个经济学家 说:“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给日本企业家提供了有益启迪。松下电器公司的显赫成功,正是松 下幸之助善于运用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的结果。”除此,日本民间还有关羽会、刘备会、曹操 会、司马懿会、周瑜会、赵云会。他们都拥有一大批信徒。

在韩国,《三国演义》也是热点。

据朴晟义《韩国文学背景研究》、郑东国《三国演义对韩国古时调与小说之影响》,朝鲜 现存旧剧脚本一千余种,其中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就占三分之一。《三国演义》对小说影 响更大,名著《玉楼春》、《九云梦》、《李春风》等引用了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借东风和七擒孟 获等故事;军事小说《林庆业传》、《赵雄传》、

《苏大成传》、《张国振传》又参照、搬用《三国 演义》的布阵、斗将、战术,由此,朴晟义认 为,此类小说属于《三国志演义》的摹作系 列。

《三国演义》最早传入朝鲜。据《李朝实 录》,如以嘉靖壬午(1522年)刻本为限,则在 明隆庆三年(1569年)已传到朝鲜。《三国演 义》很快在民间流传,基于朝鲜发生“壬辰倭 乱”(1592年)和皇太极的“丙子胡乱”,举国 上下同仇敌忾,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极大 推动《三国演义》和诸葛亮、关羽故事的传 播,汉城等地的多座关帝庙,就是在壬辰年 间,赶走倭寇后,先后由人朝明军和朝鲜地 方建造的。

《三国演义》至今在韩国仍颇有影响。人 们谈话常涉及三国故事,韩国人说:“没看过 《三国演义》,就不算男人。”常见俗语还有 “不要和没有读过三国的人说话”。近年韩国 还大量推出韩文译本、评本和改写本。

在泰国,《三国演义》流传已有二百多年。早在拉玛一世(1782-1809)在位时,就委托大 诗人昭披耶帕康主译。它的诗段如《草船借箭》为初中课本范文,寺庙也多以三国故事为壁 画。作家、曾任政府总理的克立巴莫还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终身丞相》、《孟获》。泰 国人很注重三国故事的谋略,所谓是“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近年推出的《三国:商业圣 经》(配有光盘)就是讲如何运用三国谋略做生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566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