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吃喝玩乐
寒露过后,板栗成熟。眼下,正是吃板栗的时节,菜市场里,新鲜板栗身影早已出现。看似平常普通的板栗,背后却藏着不少“道道”。吃货们想吃上香甜的甘栗,不妨多了解下有关栗子的这些事。
栗子也分南北,各有所长
棕黑的外壳,黄澄澄的果肉,很多市民的眼里栗子都是一个样,挑选时大部分都捡着大个买。其实,板栗也有所细分,挑选板栗也并非越大越好。
栗子是我国各地常见食材,但是懂板栗的人就会知道,每个地区产出来的板栗,口感上都有细微的差异。比如,迁西板栗个头不大,外壳多为深褐色,但胜在糖分足、水分少,吃起来又甜又糯,特别适合糖炒。而像湖北罗田的板栗,则个头大,带着桂花香,淀粉含量高,口感更面,这种菜栗用来烧肉、烧鸡再合适不过。
虽然中国的板栗品种很多,由南到北截然不同的风土条件将栗子划分成了两个阵营:北方的栗子个头小,扁圆形,糯性更大,更香甜,以炒食为主;而南方个头大,栗淀粉含量高,更适合入菜。
每日不超过10颗
作为秋日食补佳品的板栗,不仅口感很好,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栗子含有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及B2等人体所需的重要成分和微量元素,是老少皆宜的“秋果之王”。
而其在疗效上,《本草纲目》早有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因此,中医认为,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每日最好不要超过 10 颗。而对于肠胃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控制每日食用量。
小贴士:剥栗子、挑栗子绝招
栗子好吃,但是无论是生栗子还是熟栗子,都不好剥皮?不过,掌握了下面的小诀窍无论是剥栗子还是挑栗子都省事不少。
生栗子:剪刀+微波炉
栗子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用刀或剪刀在表面剪开一道口,前后都要剪,连成对称的一道口,这样才会容易裂开。
放到盘中,用微波炉高火叮两分钟,即可取出。从微波炉中取出板栗,稍微晾凉一会,手轻轻一掰,板栗就剥出来了。
熟栗子:网袋装好摔一摔
把 10 颗左右的熟栗子放在网袋里,还可以在外面套一个塑料袋,用手握住开口的一面,然后适当用力在桌子上摔栗子,大概 10 下,栗子在摔的过程中,壳会裂开,肉上那层膜也会分离,再剥起来就方便了。
挑板栗:有毛的才新鲜
听:把栗子放在耳边摇一摇,如果不能听到声音的话,说明果实是新鲜的。如果能听到声音说明果实是干硬的,时间比较久了,可能是隔年栗子或陈栗子。
看:有的板栗看起来表面光亮亮的,颜色深如巧克力,这样的板栗一定不要买,这是陈年的。而新鲜板栗表皮应该附有一层薄薄绒毛。
捏:用手捏一捏栗子,如果栗壳非常坚硬,表示果实比较丰满。如果栗壳较软、空壳,则表明果肉已干瘪或闷热后肉已酥软。
尝:好的板栗果仁淡黄、结实、肉质细、水分少,甜度高、糯质足、香味浓;不好的板栗,坚硬无味、口感差。
来源丨每日商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