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妈妈,同学说我很笨”,妈妈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妈妈,同学说我很笨”,妈妈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最近听朋友说,她家的小孩在学校被同学说很笨。朋友问及原因,原来是因为孩子在学校认的字非常少。因此才会有同学说他很笨。孩子觉得很受委屈,于是回来就跟妈妈说了。

碰到这种事情,我们该怎样来回答孩子呢?

有些父母心理可能真的会想,孩子的确很笨,因此会这样来回复孩子:

  • 你看你要不要多读点书,这下被同学说成笨,知道原因在哪里了吧
  • 你看看,连同学都说你了,你还没意识到......
  • 没错,你就是很笨。

这样的话,可能父母只是随口说出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伤害可能更深了一层。

现在我们很多传统的养育理念可能认为,这样激励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孩子可能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因此会更加努力去改进。这样的理念看上去没有多大问题,但实际上父母越是这样去激励孩子,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这个时候更需要的不是这些。父母的这种传统的想法,可能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相反,孩子反而会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他是不被认同的。

02

孩子口中的“笨”,跟父母所认为的笨可能并不是一回事。

国外有育儿专家表示,男孩在8岁前,女孩在6岁前都是没有“同理心”这个概念的,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因为他们大脑中能够考虑的感受那部分还没有发育。

因此,父母也要意识到,现在很多年幼的孩子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笨”的概念,他们也并不会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对他人造成的伤害。那些说孩子“笨”的孩子,可能他们也是无意识而为之,他们并不理解这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也就是说,孩子口中所谓的“笨”可能并不是父母眼中的“笨”。

而孩子对被人说他笨这件事,可能只是想听听父母的想法。其实他们在有人说他们笨之后,当时可能并不在意别人的说法。但是可能再次想起,他们更在乎的是家人对他们的看法。

在《银河补习班》中,马飞因为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看小说,成绩落后,差点被开除。但在爸爸那里,他一直相信孩子。爸爸说,也许有人会说你笨、愚蠢、废物,但在爸爸眼里你不是,你一直都不是。

对于爸爸的认同,马飞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了力量。他也相信爸爸说的,只要你相信自己,好运气就会如哈巴狗一样跟着你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被说笨时,他们最后更在乎的往往是父母对他们的认同。

在心理学上,对于认同这个词的定义也是这样的,它往往指个体比向自己地位高的人获得认同,从而来消除自己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当他被人说自己很笨时,尤其是敏感的孩子,他们可能就会陷入自卑和焦虑之中。此时如果父母能够从中介入进来,并给予孩子力量与认同,那么孩子很大可能就能重新对自我进行认识。这就是父母的认同给孩子自卑带来的效果,多数孩子在获得父母的认同和肯定后,都会重新获得自信。

03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从小不被父母认可是怎样的感受”?

记得有个网友是这么回答的,她说,父母总是喜欢用激将法去激她。比如,我看你就是很笨之类的话。因此,她到了青春期以后,父母要她往东她越是往西。明明平时是很淑女的模样,可她就要表现得邋遢的一面给父母看。

还有网友回答,因为从小不被父母认同,因此,他特别害怕冲突,以至于成年后他习惯性放低姿态去对待身边的人,以求被同样友好对待。这样的自己他觉得很可悲。

可见父母的认同,不仅影响着孩子年幼的内心,更多也影响着他成年后的心理。很多孩子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因此,他们有的要不就在青春期变得特别逆反,有的要不就变得特别自卑、内向。还有的就变成了讨好型人格,以至于成年后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没有主见,甚至习惯性放低姿态去迎合他人。

对于孩子不被父母认同所带来的影响,更多的不仅是言语上的伤害,还有内心永久的疤痕。而最可怕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父母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们反而觉得这样是为了孩子好。

因此,这也是很多孩子成年后不愿意跟父母沟通的原因,因为不被认同,孩子可能觉得跟父母沟通他们也根本不会理解。所以,干脆就不沟通了。这样,双方的隔阂可能越来越大。

有心理学家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安全感与被认同感主要是在幼年期开始建立。他们如若在幼年期缺少了这些,那么成年后多数可能也会想去从外而寻找认同和安全感。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不是顺着别人的说法去反激励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在他脆弱和不被认同时,父母是那个最相信他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从父母那获得更多的力量与自信。

04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他有些行为做得不够好时,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既是相信我们自己。

那么当孩子不被旁人所认同时,父母怎么做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

倾听孩子

当孩子不被认同时,首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是很在意他的。因此,当孩子被人说“笨”或是“愚蠢”时,我们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如做任何评价,认真倾听孩子,首先让他把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表达出来。

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

告诉孩子你很理解他的感受,如果换做是你也会很难受。但是,父母相信你不是笨,只是你成长的比别人慢了些。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赶上其他人。

最后,重新帮孩子树立自信

告诉孩子,他也有很多优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你对孩子的欣赏和赞美。比如:孩子的拼音读的很标准,拼音念好了,以后认字也会很容易。让孩子重新评估自己,重新获得自信。一定要举出是哪项具体的事情,而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只是敷衍式安慰他。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因此,给孩子认同、相信孩子,才是给他们最好的肯定,也才是对他最大的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046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