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朝皇帝里为何如此多“学霸”

清朝皇帝里为何如此多“学霸”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是女真后裔满族人,所以大多数皇帝都能熟练使用满语自不必说。为了便于统治,满清皇帝入关后,汉语成了必修课。

清代初期,满蒙通婚成了宫廷的惯例,有清一代,皇室迎娶蒙古王公的女儿,公主、格格下嫁蒙古王公贵族。

清朝皇帝个个都是 学霸 精通两种以上语言的皇帝比比皆是。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是女真后裔满族人,所以大多数皇帝都能熟练使用满语自不必说。为了便于统治,满清皇帝入关后,汉语成了必修课。

清代初期,满蒙通婚成了宫廷的惯例,有清一代,皇室迎娶蒙古王公的女儿,公主、格格下嫁蒙古王公贵族。

这种满蒙政治联姻维持长达三个世纪,多达五百八十余次。

可以说,蒙语几乎成了清代皇室的第三大语言。

从蒙古贝勒之女——孝庄太后所生的顺治皇帝开始,清朝的皇帝都有蒙古族血统,因此说,能熟练说一口蒙古语的皇帝在清代并不鲜见。

康熙帝几乎是个语言天才,他精通满、汉、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接见蒙古王公的时候,可以用流利的蒙语直接与他们对话。

康熙朝有一些欧洲籍的大臣,如德国人汤若望等,因此,康熙帝对一些欧洲语言也有所涉猎。

此后的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等几乎都能熟练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到了道光皇帝时,皇室及整个八旗社会的满语水平普遍下降。

道光下旨:“清语(满语)、骑射系满洲根本……亦应一体学习清语。”

可是这种严令不起作用,全盘汉化成了历史必然。有许多旗人完全放弃了满语满文,以至于后来很多满族学者成了汉学家,如纳兰性德、老舍等人。

光绪皇帝在位的时候,曾发生驱逐满族大臣令其回家学习满文的事儿。

可是光绪帝本人的满语水平也不高,整个朝廷都处在汉语的大语境之中,因此说,即便是满语水平高,也难觅交流对象了。

清朝末年,宫廷皇室成员与西方使臣等来华者接触、交流的机会多了,一些贵族开始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性趣。

光绪帝热衷于改革,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学习英语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光绪帝聘请张德彝为英文教师,他学习很用功,每天雷打不动学一小时英语。由于他记忆力很强,英语水平很快得以提高,英文写得也很漂亮,只是发音不是很准。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自幼也学习了满、蒙、汉等语言文字,据他自己回忆说,满文学得不怎么样,一个字有时候一天也学不会。

张勋复辟失败后,经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提议,聘请英格兰人庄士敦为溥仪的英语老师。溥仪热情很高,进步很快。

后来按照老师的要求,可以用英文翻译四书五经的一些句子。

冯玉祥将溥仪等人驱逐出皇宫,溥仪的英语学习半途而废了。

据末代太监孙耀廷回忆说:溥仪在满洲国任执政的时候,学了一点日语,但不精通,可以和日本人在纸上写字进行简单的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6244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