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你经常可以看到以少胜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绍的官渡之战,号称70万大军,而曹操的赤壁之战,号称80万大军都败了,难道是人数不够多,兵力不够强吗?
答案肯定是非也,毕竟决定战争胜败的,人数和兵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往往是主将,毕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一场战争的胜利,主将很关键。首先从袁绍和曹操这两位主将的心里出发,袁绍如果真的完全是个草包,也不会说有70万的大军,肯定也有过人之处,但是这个时候的袁绍按世人的眼光来讲就是成功的,这场战役碾死曹操在他看来轻而易举,所以放松警惕,毕竟一个人长期处于顺境当中容易放松,容易把自己看的过高。
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80万大军,曹操也是按照以往更加警惕,有时候可能就是越在乎越容易犯错,再加上周瑜又是深知曹操为人的人,非常了解曹操,曹操生性多疑,而周瑜又是个思略周全的人,计中计,局中局,将曹操一步一步引向灭亡,有时候正应了那句话,当初成就你的往往也是局限你的,曹操就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所以周瑜每一步的安排都是周全,再加上可能周瑜对曹操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可能曹操胜仗的太多,没有对周瑜花时间调查,多多少少有点轻敌的意思,其实这二人的较量,主要是在性格上的较量,曹操生性多疑,周瑜将计就计,如果不是曹操喜欢使计谋,或许也没有那么多事。
这两次重大的以少胜多的案例告诉我们,有时候就是这样当初成就你的往往也是局限你的,毕竟官渡之战,靠许攸临阵投降献策,取得至关重要的胜利,所以当黄盖投降的时候,多多少少曹操会很开心,可能又是上天要成就他,有点得意忘形,这个在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容易得意忘形,一得意忘形容易犯糊涂,掉以轻心,没有之前的小心翼翼,想好两全的对策,按照平时的曹操完全知道怎么安顿黄盖更好,或者以防万一的更好,所以曹操可能是觉得历史重演了,放松了警惕,最终错失了统一江东统一天下的时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6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