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直播10月26日讯)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于今天上午9:00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三层首府宴会厅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期待:中日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前驻日大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程永华:大家上午好!我和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这是第一次,当时我有幸为论坛的创立出了一点小小的主意,这些年一直关心论坛的发展。经历了15年,这15年过程中,中日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道路崎岖坎坷,论坛也是在崎岖坎坷过程中双方一直坚持下来,一直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发展两国关系,应该说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的作用。很高兴这个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期待这次两天的会议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够提出更好的主意,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中日关系经历了从2010年以来的困难,应该说现在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而且保持了改善发展的势头,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特别是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安倍首相访华,双方一致表示要实现中日关系的和平友好合作事业再启航,要推动它行稳致远,让中日两国关系从竞争转为协调合作。
6月份,习近平主席在G20大阪峰会期间和安倍首相也就如何实现契合新时代的中日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应该根据这样的共识推动中日关系面向未来的发展。刚才王毅国务委员和福田康夫原首相以及各位嘉宾在刚才的讲话中,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包括如何落实两国领导人的共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包括在国际大变局形势下,中日两国如何解决各自的课题,如何加深相互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国际上的合作,如何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合作等,都值得我们按照这个精神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工作。
结合两国主办方刚刚发表的民意调查,日本叫舆论调查,也针对现在中日关系的一些形势和课题,我想在这里提出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
第一,中日间的政治安全互信仍然不足。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国家间交往也是一样。这些年中日关系偏离正常轨道,首先是双方的互信严重受损。有的人说实际上不是互信的问题,是互不信,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个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首先从一个基本思路来讲,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还是以邻为祸,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2008年中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已经规定双方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今后要把这一规定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成为两国社会和民众的广泛共识。
第二,中日的民意氛围改善不同步。
这次的民调结果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印象持续地回暖向好,最近这几年连续升温,这一点明显高于日方。日方也有微小的改善,但是幅度不大。我问很多人你觉得原因在哪儿?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双方的旅游,开展面对面交流的人不对等。根据中方统计,2018年有906万中国人到日本,日方统计838万人次,略有不同,可能有一些经停日本几天然后又到其他地方的不在统计范围内,所以这个数字有些差距。去年906万人次,今年肯定会突破千万。从获取对方国家信息的手段来看,中国的民众明显更加多样化,这一点民调结果中也有显示。下一步,我们在座各位都有责任开展两国民众更多面对面交流,鼓励更多日本民众到中国交流、旅游、修学,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交流,从根本上扭转民意。改善不同步的问题,双方都需要推动民意改善,但是我觉得推动日本老百姓更多到中国开展面对面交流这个课题更紧迫。
第三,双方务实合作,面临提质升级的新机遇。
近些年,中日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机制不断地涌现。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同时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双方下一步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下一步,还需要双方更多找到利益契合点,加大利益捆绑,推动经济、贸易、投资等各个务实领域合作提质升级。
第四,中日合作应当超越双边范畴。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不断扩大,我们两国要共同携手应对一些地区和全球性的课题和挑战,为本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我先提出这么几个议题,愿意和大家一起开展讨论。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