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刚刚学会说话说话之后,往往会很喜欢和周围的人打招呼,因为这时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他们只是单纯的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他们会越来越在乎对方的回应,让自己主动和他人打招呼的时候,如果直接被忽视肯定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失落感,所以孩子也会逐渐明白和每个人打招呼的这种方法未必是正确的。
当孩子再大一些之后,虽然他们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但是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人打招呼。 因为这时他们的脑海里会有很多声音,比如说自己并不喜欢对方,又或者是对方的言语让他们觉得很不舒服,所以他们会主观上就抗拒这种交谈,自然也不愿意主动和他人说话。这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大人们和他们打招呼,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想要称赞他们,比如说,你长的真漂亮,你真聪明等等,这些都是礼貌性的语言,孩子可以适当的作出回馈。
但是如果碰到了真的影响孩子心情的话语,比如对方说,你太内向了,话太少了,或者是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要大方一点等等,那么孩子是可以不作出回应的,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当然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礼貌性的微笑,或者是简单打一声招呼后就跑开,不仅顾全了大局,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
案例
同事的女儿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三岁小女生,刚刚进入幼儿园生活的她,适应能力非常强,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新的环境。只是虽然和同学相处的都不错,但孩子每次上学或放学看到老师时却会赶紧往妈妈身后躲,哪怕同事有时会拉着她说喊老师好,她都不愿意开口。这让同事和老师都有些尴尬无奈,只能互相说着大概是才认识还不熟,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虽然嘴里这么说,但妈妈对此却开始进行了思考,因为这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感受,发展下去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所以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让他们手足无措的事情,对于每一个家长而言都是必做功课。
分析
孩子为什么会不喜欢打招呼呢?
1、紧张害怕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感觉,所以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而是要让他们先放松下来,等到渐渐适应环境后,他们自然会主动交谈。
2、和对方不熟悉
当碰到自己只是认识但不熟悉的人时,孩子会本能的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拒绝和对方交流,只是为了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这时家长只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社交即可,没必要强迫他们必须打招呼。
3、不知道说什么
和他们聊天是一门艺术,孩子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开口交谈,所以往往会显得被动,不愿意主动和对方交流,这其实在大人中也存在,所以是完全能够被理解的。
4、不喜欢对方或者是对方说的话
孩子们会有自己的喜好,碰到喜欢的人叽叽喳喳开心的不行,但是碰到不喜欢的人便会闭口不谈,甚至会表现出讨厌状,自然不会主动打招呼了。
5、没有打招呼的意识
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玩性自然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遇到人的时候完全不会想到打招呼,这是孩子的天性,父母没有必要过于干涉。
6、不愿意打招呼
当孩子长大一些之后,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观认知,甚至很多时候觉得打招呼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太过客套过于虚假,所以从本意来说就会拒绝这种行为。
如果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父母应该怎么做?
- 寻找原因
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而且有的时候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也会存在不同的心理,这就要求父母不能千篇一律的要求孩子去打招呼,而是要制定不同的策略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能尽可能多的主动和对方打招呼。
- 制定计划
父母可以针对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制定一套计划,具体的可以先从孩子愿意接受的环境和场景去入手,然后再适当的扩大范围,带入到更多的场景和环境中。
基本场景主要包括孩子平时在上学放学时看见老师,在小区里看到熟悉的邻居,或者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学生家长,这些都是孩子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所以会让他们有着一定的安全感,培养打招呼也会更加容易入手。
当孩子能够愿意在这些场合中打招呼之后,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到同学家玩或者是参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儿童聚会之类的活动,当然也可以把孩子的好友和父母邀请到家里做客,让孩子能够适应相对陌生的环境,从而让他们真正做到主动性的打招呼。
- 组织实施
1)提前对有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演练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因为对方喜欢他们,所以才会热情打招呼,这样能够减少孩子的畏惧心理。并且告诉孩子,即便是大人在有些场合也会紧张,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会发现其实只是一件小事。
2)带着孩子进行实战场景演练
在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和他人打招呼之后,可以先尝试着让孩子在上学时跟老师打招呼。也许第1次孩子的声音会很小,神情也会有些躲闪,但是在得到老师微笑的回应之后,孩子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之后自然会变得越来越主动,声音也越来越大,从而有了更强的自信,打招呼的这种习惯也会一直延续。
3)总结成果,让孩子更有信心
当孩子能够很好的打招呼之后,父母可以帮孩子一起回顾从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自然大方期间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好的认知自己,让他们在生活各方面都充满信心。
4、按照计划进行拓展
如果孩子在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环境中已经做得很好,那么这时场景就应当有所扩大,涉及孩子一些不熟悉的场合,甚至是陌生的场景,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适应这种环境。
其实孩子如果能够克服自己的心理,那么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能够用已经掌握的方式去很好的和他人交流,这时父母只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就好,依然用分解的方法让孩子一步步适应,相信很快就能够看到孩子的转变。
总结
孩子打招呼是一件小事,父母完全可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但是如果孩子因此产生了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及时重视,帮助孩子有效的缓解这种不利情绪,培养孩子树立积极的自信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