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考证|故宫每块匾额的含义

历史考证|故宫每块匾额的含义

故宫博物院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

故宫每块匾额的含义

第一块匾额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是乾隆御笔。

《尚书》云:“人心惟危,通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

意思是舜尧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性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第二块匾额

保和殿中“皇建有极”扁也是乾隆御笔。

它的意思是说,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第三块匾额

乾清宫中“正大光明”是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的。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之文泰,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之道。

第四块匾额

“建极绥猷”匾是乾隆御笔。

“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

所谓“建极绥猷”,是说一国之君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

第五块匾额

“无为”为康熙所题。

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康熙题无为,意在告诫君主要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第六块匾额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近到了养心殿。

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正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第七块匾额

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也是雍正御笔。

体现了这个皇帝一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以律己,严于律人。

第八块匾额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乾隆为他取名“三希堂”,因该处藏有三件书法绝品,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是王献之的《中秋贴》,一是王珣的《伯远贴》。

三希之名还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图文|来源网络·遇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65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