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了解经典儿童绘本《大卫,不可以》,在大卫系列中还有《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
此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妈妈对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开心又释怀的故事,这本书也获得了众多奖项:
★ 1998年凯迪克银奖
★ 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 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修订)
★ 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
然而,对于这本极具推荐率的绘本,很多家长却表示要慎重购买!
理由一:大卫妈妈吼叫方式对孩子成长不利。
绘本中,大卫的妈妈一直以一副凶巴巴的态度对待淘气的大卫,大卫的各种调皮举动,都会被妈妈以吼叫的方式压制,这样的相处模式,很容易让处于模仿期的孩子模仿妈妈生气、大吼大叫的样子,而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更会激发其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不利。
理由二:大卫众多调皮淘气的举动也会让孩子效仿。
绘本中的大卫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沼泽地,洗完澡光着屁股跑……这些调皮举动,对于处在无判断力阶段的孩子,反而多了调皮的想象空间,模仿大卫调皮捣蛋的行为。一位妈妈苦闷表示,自己家的孩子看了《大卫不可以》之后学会了用手指戳小朋友的鼻孔。
理由三:故事急转直下,结尾收的过快。
绘本最后,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对于这个结尾,很多家长在看后,被瞬间的母爱温情所感动,但有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当孩子犯错误时,身为父母家长要借机说清他这个行为的危险性,并教育孩子们好好听话,然后可以给他一个爱的抱抱,要让孩子知道不听话妈妈很生气,但只要下次改正,妈妈依然爱我。如果太过早表达爱,压根起不到警示作用,这样对孩子也许并不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