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知行儿女 (原创首发)
儿子放学回家后和儿子聊天。
“儿子,今天怎么比平时晚到家?”
“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小区里玩去了!明明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无人机,非常酷!邀请我们一起玩。”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接着问他:
“那你想不想要一个?”
“当然想呀!不会又给我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吧?爸爸”
我呵呵一笑,小伙子变得更机灵了。
“没有咧,如果你真的想要,就自己攒钱买!”
“啊!平时我赚钱的机会不多。”
“是的,因为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努力去实现。如果是你需要的东西,会在爸爸妈妈的开支预算中,这个无人机是属于预算外的东西了。”
我表示很遗憾的样子。
考虑到孩子的欲望延迟实现和价值鼓励并行的教育原则,我继续引导。
“其实,要赚到这个钱也不是很难的,只要你努力。你看,如果你因为数学不好要到课外补习,需要花钱吧,而这个钱基本上可以买一个无人机了!”
“嗯”
“所以,这个学期如果你能坚持认真学习,到了期末发现自己不用去任何补习班,爸爸妈妈就可以从这里帮你实现你的“想要”了!”
“好的咧,爸爸!”
小伙子开心的去洗手吃饭了。
大多数孩子对好玩的和好吃的都没有什么免疫力的,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就希望自己也能有,甚至是更好更贵的东西—孩子们往往对诱惑的抵抗力都很差。除了抵抗力差之外,虚荣心也在做着怪。
当有些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孩子们难免失落,有损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爸爸妈妈是不爱我吗?
我们家是不是真的很穷?
如果孩子一直在和别人攀比,爱慕虚荣就会过分的追求物质满足感而轻视学习和劳动,形成不好的道德价值观。
有的小孩子甚至会走上偷窃的危险之路。
在面对你孩子向你央求买这个买那个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我的一些建议是:
◎自己和孩子都要具有区分“想要”和“需要”的意识
对诱惑的免疫力比较低的男孩常常向父母要这要那。面对孩子的诸多要求,做父母的如何分清哪些是合理要求,哪些是过分要求呢?
其实很简单,想要是为了满足欲望(比如:玩具、零食等),需要是为了满足理想和爱好(比如:文具、书本、篮球等)。
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父母千万别轻易满足他们,否则会助长其虚荣心和物质感。如果他只是为了和其他小朋友攀比,这个时候父母就更要及时干预,教会孩子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东西。
◎金钱来之不易,君子用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许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交谈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我个人认为,坦诚的和孩子交流让他有一个劳动和收入的概念,会帮助他去衡量许多需求是否合理。因为有的小孩子的 “想要”简直是无理取闹无法实现的,比如:他想要一个月亮。
我会带孩子到我和妈妈上班的地方看一看,尤其是在加班的时候,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到金钱来之不易。
同时,我们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一味的“省吃俭用”,菜米油盐的钱要花,风花雪月的钱也要花一些,只不过要花得有计划性和价值性。让孩子能感受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只要自己努力,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可以实现的。
虽然我们的家庭不富有,但比一般的家庭不差,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同时,我们也引导孩子不但是父母也需要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更美好的生活,也增强的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给孩子适当订立规矩
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不能全怪孩子,他们毕竞年龄尚小,生活经历不深,不可能建立起评价事物的正确标准。所以,做父母的积极、及时地引导。针对虚荣心强的孩子,建议父母建立权威订立规矩,比如:
(1)每个学期开学集中采买文具和新服装,且总价格在500元以内。
(2)每个月可以购买一本课外书,只有看完了才能下个月继续购买。
(3)每次逛超市可以给自己选择一个东西,价格在50元以内(并不是要全部花完)。
订立规则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孩子进行理财方面的启蒙教育,让他知道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这样他才能学会节约和珍惜。
◎热度时间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我么可以先了解孩子想购买该物品的动机,以便区分是“需要”还是”想要”。如果是为了攀比,那我们要冷处理,可以暂时不做响应和回答,等过了这个热度时间再找机会交流。
热度时间也容易被其他兴趣爱好点替代,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其他需求,如果在其他方面给予足够的补充,哪些没有得到满足的“想要”就可以被淡化和遗忘掉。比如我儿子爱好骑车,我就会岔开话题问他晚餐后想不想和我一起外出骑车,餐前他的无理要求就被他自己给遗忘掉了。
最后分享孩子另外一种形式的需求,心理需求。
我儿子几年9岁了,妹妹不到3岁,他常常会去“刺激”妹妹,比如更换妹妹正在看的动画片,在妹妹的碗里头加辣椒等等。其实,这是孩子在引起我们的关注。我是这么和儿子说的:“儿子,你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现在关心妹妹比较多,而陪伴你比较少呢”他点点头。“其实,在你0到6岁妹妹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你是享受这我们全部的陪伴,你现在看妹妹呢?现在你上学了,有同学们一起玩,但妹妹只能在家里玩,没有小伙伴陪她,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你能不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一起来关心关心妹妹呢,在她成长过程中她会为有你这样一个优秀的哥哥而幸福吧!”
让我们多关心和关注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吧,细心和用心的父母一定可以培养好孩子们。
一个讲述草根家庭真实亲子成长点滴的头条号!感谢您对头条号@知行儿女的支持,您的每一次阅读与转发就是我坚持写的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