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股市收盘后不久,贵州茅台发布半年报预告——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茅台酒基酒产量3.44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1.09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6.2%。
一份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预告,让很多人不禁大跌眼镜,股价终于到达千元的“股王”茅台,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到来了吗?
根据半年报盈利预告数据和一季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茅台第二季度营收187亿元,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9.6%。
2017年以来,一方面茅台在业绩上不断有亮眼的成绩,量价齐升;另一方面市场对白酒的价值认知逐渐体现,茅台的股价迎来戴维斯双击效应,不断创出新高。
对于这一份不那么令人满意的业绩预告,在没有看到半年报的具体财务数据之前,也就不能断定茅台在经营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一份答卷,多多少少也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2019年茅台的目标是实现千亿营收,按照以往下半年销售量比上半年大可以看出这个目标并不难完成。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茅台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
茅台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早日实现“千亿”营收目标,要么提高价格,要么提高产量。目前,产能受限是茅台保持未来想象力的最大“绊脚石”。
李保芳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也提到,“现在卖的酒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
茅台常年超50%的利润现金分红以及现在有1100亿元的货币资金存在银行,侧面反映茅台产能扩张受限,要知道茅台的ROE高达30%,对股东而言分红投再好的理财产品,都不如投给茅台扩张产能。
但是茅台酒的生产仅仅能在贵州怀仁县的地域上,能够酿造酱香型茅台酒的产地只有7.5平方公里;再加上茅台酒的酿造讲究时节,所以茅台酒厂的扩建一直以失败而告终。
李保芳书记走马上任后,开始着手理顺营销体制。茅台2018年年报显示,目前已经有437家茅台酒经销商资格被取消。
并且在5月初茅台宣布成立营销子公司,面对上交所的监管函茅台官方依旧没有回复。
如今,二季度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茅台酒依旧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深圳地区茅台酒的零售价在2300元以上,所以可以推测出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茅台酒的营收增长不及预期,只能说明是因为经销商的茅台酒配额变少,而茅台母公司直销的茅台酒存在压货状态。
如今“千元”茅台的市盈率在33倍,在营收净利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市场恐怕很难在给出更高的估值。
来源: 格隆汇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