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殷勇一个小教师“英勇”地为温儒敏教授的语文观点赞和拍砖的小文,能引起全国专家、一线教师、家长、有语文情怀的社会人士的这么多的热议。
为方便大家关心语文这关系到千家万户孩子读书的问题,我把我暂时能收集到的观点集中起来,以飨读者。
一、在拙作前,陕西师大某教授的重磅观点
陕西师范大学程世和教授给温儒敏写了一封公开信,对其主导的语文教材改革提出了三点质疑,言辞犀利:
质疑一、现在孩子们为什么读书太少?
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很大原因是他们的课业负担太重,没有时间读书。温儒敏主编一再倡导要让孩子多读书,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加大中小学生负担,令他们没有时间读书,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你把孩子读书太少的主因归咎为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没有反思我们大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有需要检讨的地方,这是不是多年来我们总是习惯怪罪孩子而不反思自己行为的表现?
质疑二、阅读是否真有那么重要?
程世和教授表示:新版语文教材将学习重点不放在阅读名著本身上,而放在读书方法上,这符合阅读名著的真义所在吗?这不是一种舍本求末、买椟还珠的愚蠢行为吗?
质疑三、让高中生背72篇古诗文,教材主编们能背下吗?
新版高中教材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猛增到72篇,其中有不少抒发的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以及男女之情不得实现等人到一定阶段才可能有的人生慨叹,实在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提前”学习甚至背诵它们。让高中生背72篇古诗文,教材主编们能背下吗?这个过程是否存在以高考为大棒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
二、广东特级教师、名师在拙作中的有感而发
我的一名恩师(广东特级教师)给我的微信留言说:
我觉得温的办法是“书海战术”的蠢办法,也是将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语文学家(其实学生将来绝大多数的是成为社会人的)的办法,这有必要吗?这样教(什么语文知识都教,什么书都读),使学生陷入书海中而忽视以书为工具点拨其智慧的萌芽与生长发展,只能是让学生的智与慧无生长空间,只能让其智与慧在书海中窒息。面对语文知识的海洋,语文知识的森林不能用通吃的蠢笨的教法,应采取机智的教法,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吊千斤,以一斑观全豹,以简驭繁,擅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教法,让学生有空间去开窍,而不是让无穷无尽的书籍去堆塞其大脑的窍门。
其实,不要吓唬人,有些书是不需要读的,有些书是不需要人人都去读的。书是要认真读的,读得对是不需要读无穷多的。不是任何人都是书读得越多越聪明的。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炭未冷山东乱,刘项从来不读书。
我们应从唐代诗人的这首诗中悟出点什么别的东西。
前两年高考考修辞格,有必要吗?有些知识应是只学不考的。
指导人们学语文,先要自己懂得语文哲学,要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语文,指导学语文。
要有争鸣,真理是在争鸣中产生的,越争越明。
三、热心网友在拙作中的即时热评(整理)
1)
对温儒敏教授语文观的点赞实事求是,拍砖也拍得理直气壮!推荐分享,能引起争鸣讨论最好。
课改不论如何改,语文不论如何改,都不要加重教师教,学生学习负担重。学生因语文负担越来越严重,教师因语文课改教学负担重,越来越难教。教授自己每年背诵多少首古诗,读几部大书?
读书是我们能享受的唯一自由,读什么我们自己决定。现在好了,读书也不自由,还要人家指定。说个推荐不行吗?
几岁十几岁时,是人一生中机械记忆最好的时期,多背经典没害处。而且,只要孩子们愿意,他们的潜力成人也想不到的,这总比他们记那些歌星影星的八卦轶事强。 // @咖喱面吃吃吃: 他花了几十年背书,然后让人家娃娃几十天背下来?他英语考多少分?数理化考多少分?
读整本书没毛病,因为我们原来的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原著,要么是短篇,要么是节选。但是这样就不够系统。
读课外书的初衷原是好的,但又把教材搞的越来越深澳,又臭又多,老师分析课文时间还不够,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了!适得其反!不事实求是! // @jsqdsxj6: 温教授没有深入一线的经验,光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你来看看初高中的孩子读书苦到什么状态再来发言。
2)
温氏就是这样,不能站在教育系统高度看语文,不能从统筹的角度看语文学科。自己是语文老师,就开始极端的无限放大,推行大语文几乎想绑架整个教育体系。强推八股文。是国科体系发展,国家前瞻性发展,民族进步的罪人。 // @伪歌迷321: 语文教育家是促进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体验语文之美。不是一味的强调语文的重要性,用高考来挟制学生学习语文。
教授就是不接地气。教授有些想法,也是对的,阅读确实是重要的。但靠这样解决是不可能的。我觉得编写教材的人应该就在最近的时间里面,有在一线教育的经验。否则都是空想。他们坐在办公室里面没有去一线调研过,没有去一些教过书,都是自己瞎想想。
这些语文砖家,置培养国家科学技术人才而不顾,自私地要青少年用大部分青春年华来顶礼膜拜他们!教化出一群群咬文嚼字的酸菜。救救孩子!面向世界丶面向未來,唯科学现代化教育教学才是良知!
温是对的,语文本来就是文盲蔡元培发明的学科,2000年华夏都没有语文只有学问,蔡元培为了断华夏文明的根发明的语文。
3)
完成作业就不错了那还有时间看课外书,书到是没少买可也得有时间看啊,四年级孩子光课外阅读和各种作文书陆陆续续就买了三百多本,大多是老师推荐买的。
一样的,老师让买了一堆书,可是真的没时间读啊,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紧张,时间不够啊,才小学就这样,后面怎么了得。
现在大人都没多少人读书,还要求孩子,除了应对考试,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读书。
一个若大的小区里,平时幼儿常见,双休日小中学生很少见有岀来玩的,教育到了什么程度了可见一斑。
学生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读书,老师应付各种检查和考核也没时间读书,下基层来体会一下,再拍屁股作撅腚。
编后记:
未完待续。排除极少数的要不得的人身攻击,大家百家争鸣,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也有利于《头条号》活跃的气氛。
附:温儒敏教授简介
温儒敏,男,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0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