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9年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不敢养”、“不让养”、“没地养”、“没钱养”的症结正在被打破,通过政策的引导以及生产扶持,预计在2020年生猪生产将会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会逐步回落。
在10月18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国内猪肉供求关系将会逐步得到缓解,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也将会回归到正常区间。
在最近的这几个月里,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正在逐步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9月份,CPI同比上涨约3%,根据毛盛勇介绍,在这其中的食品价格上涨贡献率超过70%,在食品中,明显猪肉的贡献会更大,同比涨幅约为70%,拉动CPI上涨超过1.5%贡献率约为55%。
能够看得出来,虽然CPI的涨幅正在逐步扩大,但主要原因还是其结构性因素影响,主要是猪肉等少数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变化,从核心CPI来看,在9月份就上涨了1.5%,累计前9个月,CPI的平均涨幅约为2.5%,也是温和的上涨态势。
根据毛盛勇表示,由于目前的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不错的控制,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猪肉生产的政策,在下一阶段,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和政策效果不断的显现,生猪以及猪肉供给将会逐步增加,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将会逐步获得缓解,猪肉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也会回到正常区间。
由于今年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或将得到大丰收,也为食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奠定了不错的基础,针对国家统计局是否对猪肉在CPI中的权重进行调整的疑问,毛盛勇在发布会上回应称:权重变化是根据某一类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在整个“篮子”总支出的比重变化进行调整,并非人为调整。
那么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