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4岁儿子突然打人?矫正“攻击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很重要

4岁儿子突然打人?矫正“攻击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很重要

文 | 闽南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儿子现在四岁了,脾气不知道像谁,总是特别暴躁,在幼儿园动不动就打小朋友,还学会咬人,可真是愁死我了。我不管是打,还是骂都不管用。”面对朋友对自己家孩子的抱怨,我很理解,其实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

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的攻击行为,通常孩子上一秒还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会因为一些不顺他们心意的事情对家长大大出手。即便对他们进行一些惩罚,也没有任何效果,其实,许多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攻击性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詹妮弗·本德利博士在儿童健康网上写道:这些孩子才刚刚有了自己了思想,孩子想要独立,但是他们只会行动。孩子想不出词语来和大人共享自己的意见。

所以,在你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沮丧。更加糟糕的是,他们不能向大人表达他们的沮丧。

一、为什么幼儿会产生“攻击行为”?

1.环境因素

如果孩子一直处在一个充满争吵和纷争的环境下生长,那就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导致孩子充满攻击性。如果两人因为争吵而大打出手,那么孩子也会模仿这一行为,在和别人发生争吵的时候也会大打出手。

2.教育方式

其实大部分导致孩子有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教育方式出现了错误。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完全就是放养型的,对于孩子出现的一切问题,他们都不闻不问,有正事,父母有了这种忽视的行为,让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

再就是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强制型的,对于孩子则会非常严厉,孩子一旦出现了不符合父母意愿的行为,父母就会对孩子进行惩罚。父母从来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导致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

3.表现欲强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出现攻击行为,其实跟他们的年龄有着一定的关系,孩子在长大的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并且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表现欲。有一些孩子为了展现自己的力量,就会对别人进行攻击行为。而且在这段过程中,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了得到某一样东西,他们可以对别人大打出手,并且从不考虑对方公布,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伤害。

二、幼儿“攻击行为”有哪些表现?

1.争抢:有些孩子在喜欢上别人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而得不到的时候,他们就会进行争抢的方式从而获得。如果他们得不到这个玩具,就一定要摧毁这个玩具,他们认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那就要摧毁。

2.身体攻击: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拿走或者某一件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意愿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生气。从而对抢夺他们玩具或者身边的人发泄。打、踢、抓、咬,这些都是他们攻击时所做出来的举动。

三、“攻击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孩子出现攻击行为,不但会对别人造成危害,还会对集体造成伤害,甚至对个人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其实,据研究表明,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和同伴的关系都很差,并且很多孩子见到有攻击行为的孩子都会避而远之。而且在学校里很多孩子,会因为对拥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产生恐惧,从而不愿意去学校,这对于家长还有老师都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孩子在无意中透露出了攻击行为,但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小的时候,他们习惯了父母的宠爱和迁就,所以在别人没被他们意愿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其实父母嘛,这个时候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攻击别人是不好的行为,并且慢慢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改掉攻击别人的坏毛病。

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矫正“攻击行为”?

1.建立和谐家庭

如果是家庭中的矛盾,无法避免的话,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或冲突。这样孩子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会选择尽可能的压制自己的情绪,选择用脚道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在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文明的培养,明确的制定规定,并且监督孩子去完成。只有父母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孩子才不会出现这种行为。

2.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要及时制止

孩子有的时候会出现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情况,面对这种事情的发生,父母要明确的进行制止,并让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遇到事情并不是只有动手才可以解决的。

3.教会孩子正确宣泄感情的方法

挫折、烦恼和愤怒都可以让孩子产生攻击行为,对于一些自控力并不强的孩子来说,攻击行为,正是他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4.不要让孩子看到暴力场面

小孩子都喜欢看电视,但是电视之中有很多暴力的场景,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他们也就对于电视剧中的场景进行模仿。可以给孩子看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看的育儿动画,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远离攻击行为,还可以从动画中学到更多东西。

5.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带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是不会收到大人和孩子喜欢的,所以面对孩子出现攻击行为,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平日里多多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孩子受到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同情他们。对他们的态度要冷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学会消化委屈的情绪,受挫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家长要善于在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并且在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是很常见的不良行为,只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就可以自然的度过这个阶段。


话题互动:你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如何看的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吧!

这里是闽南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778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