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拍照方面,苹果一直被认为是行业的翘楚。iPhone摄像头曾延续多年的800万像素,直到这两年才追上了主流的千万级别。虽然在表面参数依旧不比一众国产旗舰机型,不过从官方放出以及第三方测试的实际样张来看,iPhone 11系列的成像质量依然处于行业前列。
这么一来设想的话,苹果在手机拍照方面实力超群,如果要生产相机是不是也能有所建树?关于此类讨论也时不时的出现,但苹果本身始终没有行动,在有钱有技术的情况下不涉足相机领域,肯定也有它自身的考量,推测一下无外乎下面这几点。
相机行业很成熟,靠砸钱无法立刻获得技术
需要提及的是,这里说的“相机”泛指单反产品,因为iPhone手机本身的拍照能力已经不输甚至超越传统便携式相机,加之对应的卡片机都已经被蚕食淘汰的差不多,所以如果涉及相机领域苹果则不可能也没必要生产类似设备。也正因为这样,无反、单反或微单才是苹果进军相机领域更靠谱的假设前提。
尽管现金流充裕,一部分的短板和空缺可以依靠收购或大比例控股来实现,但相机市场相当成熟,佳能、尼康几近垄断主流、高端有哈苏徕卡、小众有宾得富士,高中低均有固定品牌形成闭环,苹果杀进来实在不易。而且相机单反制造本身就是光学、感光元件、精密仪器等多层面的复杂构成,这与造手机平板之类电子产品并不相同。话说回来就算苹果靠收购这些成熟企业进入单反市场,但也只能买到现在而赢不了未来,因为技术需要不断的日积月累和沉淀,试问你可知道iPhone经过了多长时间的调教才有如此成像质量?
相机只能靠硬件来赚钱,无法用内容盈利
受到手机平板等便携式产品的出现和进化,传统相机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前面提到过卡片数码相机现今几乎消失,对用户而言并无太多可购买价值,因为拿着一台综合功能更强的手机即可满足日常拍摄需求了。基于此相机市场以及对应的尼康价格等品牌市值、利润也转而萎缩,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偏收窄的市场,营收固定且无更多攫取空间。太多明眼人都不会选择进入其中,更别说像苹果这种如日中天市值爆表净利润大牛的企业了,直白点苹果看不上相机这点利润,贸然为之说不定还会引起股价振荡。
同时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相机本身就是卖硬件赚利润,这和手机电子产品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相机属于内容生产设备,它可以拍摄照片视频,但除此之外其本身再无其它可针对照片素材加工或分享的功能,连后期美化都得靠电脑或软件来完成。一台单反售价1000美元,那它的营收也就1000美元了再无其它。而手机则不一样,一台iPhone卖1000美元,但它依靠安装苹果商店和众多APP后有可能再实现1000美元的附加营收。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了吧,连小米这种为发烧而生的硬件公司都转型说自己是互联网企业了,硬件只是基础,利润单一,不过加上内容增值服务后所产生的营收就无限大了。
改变相机不现实,不如打造好自己手机
举个例子,苹果造出一台单反,如果操作复杂,那其实和当下其它单反产品没任何区别,既改变不了行业又不能普及更多大众。如果苹果单反轻便易携使用又简单,那这和iPhone又有什么区别?左右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苹果完全没有必要进入。
当下的iPhone亦或是其他主流手机拍照都能满足多数需求,甚至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手机拍照还要超越相机。而且从相机行业来说其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轻便化,微单、单电的出现就是例子。针对当下社会对内容的快速更新和裂变,无疑手机平板等产品更符合时代发展。与其冒险进入相机领域,苹果提高iPhone成像质量的做法确实要更实际,而且它也更擅长。
自身产品被诟病创新不足,无暇再顾其它
苹果公司目前主要营收来自硬件和内容服务,但很明显硬件层面占比逐渐放缓,且iPhone等产品越来越被市场和用户诟病创新不足。面对高端手机市场的饱和以及来自安卓阵营手机的激烈竞争,这些都让苹果倍感压力。要知道苹果是一家上市公司,对用户的承诺都是因为不敢辜负股东和股价。面对时常被指责自家产品无创新,也直接反应到了苹果的股价变化上,基于这点或许也成为了苹果无暇顾及其它的原因,老江山要是都守不住了还要出去打新江山,这不本末倒置了嘛。
总结起来说,相机市场小、产品利润点单一、苹果自身无暇,所以苹果造相机这个事儿几乎不可能出现。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对苹果来说也适合。
和造相机类似的是,苹果造车的消息也络绎不绝。不过相机和汽车说到底是两个产品和生态,面对相机的专利技术和市场垄断,汽车本身上下游与开放性要宽容的多,而且智能化、电动化、新能源化也有着更为充足的前景和空间。近期我会针对此撰写一篇文章表达个人看法,感兴趣的届时可以一起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7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