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聪明的父母,都会教孩子“花钱”

聪明的父母,都会教孩子“花钱”

二瑶出品,原创首发


前段时间,安徽宿州的刘女士家有喜事,懂事的女儿即将出嫁。

然而,在银行存钱的她,心情一下子就跌落谷底,给女儿准备的7万7千多彩礼钱居然不翼而飞了,只剩下11块钱。

根据银行的消费记录发现,这些钱都用来买游戏装备了。

原来是15岁儿子迷上游戏,从7月30日至8月19日,短短21天的时间,就将这笔挥霍一空了,全然不知大人赚钱的辛苦。

其实,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

孩子大手大脚

深圳11岁女孩半年内花近200万,刷爆父母的信用卡来打赏主播。

浙江13岁男孩偷妈妈的信用卡玩手游花费近10万,使得家里没有钱来给妹妹买奶粉。

……

教育家莫尔克说过这样一句话:“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不顾实际情况,大手大脚地消费,这真的全都是孩子的错吗?

显然,这样的结论对孩子相当不公平。

钱是什么?怎么来?

在孩子的世界中,因为金钱观的空缺,从而让他单纯地觉得钱就是一组数字,是父母手机变出来的。

导致孩子在消费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只想着满足当下的心情。

网上曾有一个经典问题,“您认为孩子几岁时,父母可以跟他讲金钱和投资?”

股神巴菲特则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越早越好。”

谈钱,是父母的必修课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显而易见,金钱教育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堂课。

然而,不少家长往往因为偷懒,暗地里吃了亏。

前段时间,河南安阳的郭先生一觉醒来,看到手机里突然冒出来的那条消费四万多的短信,立马觉得脑壳疼。

而巨额账单的背后是自家6岁的孩子偷记妈妈支付密码,趁其不注意网购4万多元商品,挥霍一番。

正如《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一书所提到的:“孩子只知道钱是一张纸,是过年时的压岁钱、过生日时的红包,却不知道钱是劳动所得,需要付出汗水。”

我们在为孩子花钱的时候,更需要跟孩子介绍钱是怎么来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从容面对。

江苏南京一位妈妈因孩子对花钱没有概念,经常正餐不吃,浪费钱来点外卖,每次都消费三四十、七八十,甚至一百多,根本不知道钱来之不易,于是决定让他们摆摊赚钱

钱来之不易

只见,这位妈妈租了一个摊位、购置统一服装、并做花生米,让11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一起叫卖20块钱一包的花生米,并许诺抽成2块钱。

又是炒花生米、又是包装、租摊位,似乎花费的钱和精力都比孩子点餐的费用高。

然而,在这“得不偿失”的背后,却藏着这位妈妈特有的算法

让孩子在体验生活中懂得钱来之不易,在辛苦钱面前学会合理花钱,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要学会市侩,主动跟孩子谈钱


金钱教育的重要性


《穷爸爸富爸爸》中曾提到:“金钱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守财奴,而是给他健康的价值观引导,让他对金钱有认识。”

我们总说谈钱伤感情,不愿意孩子太早接触钱的世界。

殊不知,一味地逃避钱这个话题,只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金钱观。

与其让孩子误入歧途,倒不如从主动跟孩子谈钱开始

1. 让孩子懂得钱来之不易。

在《童言有计》中,刘璇和王弢给小朋友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财商课。

面对空空如也的钱包,两个大人带着一群小朋友开始了赚钱之旅。

只见小朋友亲自动手劳作,抓鸡、捡鸡蛋、捕鱼、捞小龙虾……

在经历了池塘摔倒、鱼出逃、被鸡惊吓等一系列挑战之后,小朋友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收获了成果。

小朋友动手赚钱

紧接着,等待他们的考验就是将劳动成品换成钱

“这条鱼五十块钱。”

“太贵了吧。”

“五块钱。”

听到这样不合逻辑的降价幅度,大家肯定觉得是编的。

孩子体验摆摊

事实上,以上亏本大甩卖的对话,便是来自小卖家的卓卓小朋友和顾客之间的对话。

面对卓卓小朋友的亏本生意,负责这场售卖会的王弢老师耐心地跟他解释规则。

经过王老师的教导之后,卓卓小朋友开始懂得了价格之间的差别,赚钱的不容易

“鱼最便宜的是15块,最贵的是20块,不能便宜了。”

在后面的几次贩卖中,卓卓小朋友一改原先的大降价,即便是面对老奶奶的讨价还价,也是犹豫了一会儿才给出了13块的优惠价。

《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到时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我们在为孩子花钱的时候,更需要给孩子介绍钱是怎么赚到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带孩子体验一番赚钱的经历,相信孩子一定会受益良多。

2.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

“吉娅,你应该首先考虑一下,你是不是真的买得起这张CD。”

这是理财童话《小狗钱钱》中,小狗钱钱对小女孩吉娅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引导吉娅开始理财的第一步。

面对高昂的CD费用,吉娅需要花掉整个月的零花钱,那么接下去的日子就只能提前消费下个月的零花钱,导致自己为钱所困。

小狗钱钱则给出了新的方向,让吉娅罗列出10个“想要变得富有”的理由。

其中,想购买所有想要的CD就在里面。

然而,当小狗钱钱让吉娅把最重要的3项圈出来的时候,购买CD这个选项就被删掉了。

由此可见,购买CD就成了想要,而不是必须买的

书中,通过小狗钱钱一点点地引导,吉娅开始懂得理性消费的重要性,从而合理地运用手头的资源和钱财,更快乐地生活。

3.父母正视金钱问题,不炫富、不哭穷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态度吗?”

其中,有个网友分享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孩子背道而驰

“儿子近期表现得过分懂事,即便去超市面对喜欢的玩具,也不敢买。

原来是老公半开玩笑地跟儿子说,以后这么多的房贷就要交给他来还,导致孩子有生活压力,时刻眉头紧蹙。

后来我通过金融的角度跟他解释,并分析了家庭现状,表示有能力还房贷,这才让儿子消除了恐惧和自卑。”

大多数家庭想要让孩子勤俭节约时,通常会哭穷。

殊不知,哭穷的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愧疚感,导致父母的爱成了沉重的枷锁。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感受不到爱,只能心生愧疚,觉得自己是累赘。

因此,父母需要正视金钱问题,不炫富、不哭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穷养富养,都不如尽早培养金钱观


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无需带钱出门,只需要一把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

孩子购物

但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无时无刻不带着钱的影子,每日的一粥一饭,一衣一裤都是花钱来的。

主讲人“老梁”梁宏达在节目《梁知》中肯定了培养儿童财商的必要性,“合理的花钱,合理的规划,只有把财商教育解决了,才能使我们在应对无现金社会带来的种种物质消费欲望的时候,在心里设一道防火墙。”

与其一味地考虑孩子应该用金钱富养还是穷养,脱离了实际,倒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让他更从容自在地面对未来的社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1599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