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公元755年,唐玄宗末年爆发了由安禄山、史思明为主的安史之乱(亦称天宝之乱)。这场以夺权为主的内战让唐朝人口大量减少,大伤国运。《出塞》一诗又出自“七绝圣手”王昌龄之手,而不同于诗中所提到飞将-李广,王昌龄一生出自于开元盛世,在他一生中早年困于贫贱,一生被贬并未做过大官,更别提上阵杀敌报效祖国。在生命最后一年(公元757)安史之乱起二年时便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诗中所提-李广乃汉朝将军,匈奴称为飞将军,尽管李广一声战功赫赫却与王昌龄般命运多舛,最后都未能善终。
智勇双全,力挽狂澜
李广《史记》载:“惜哉名将,天下无双!”
而中国古代对于军事名家的要求主要体现于孙子兵法所说的智、信、仁、勇、严。搁在今天,就叫做“论将军的自我修养。”可以很具体的说李广作为汉朝名将,在唐德宗时期被选入“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后世地位如此之高,可见他的的确确具备一名军事家的素养。
- 一:智
《史记》载: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誘骑,皆惊,上山陈。
意思是说李广有一次看见三个匈奴人便追赶杀了两名活捉一名,可追赶中不小心遇见匈奴人将近千人,于是李广命令部下下马解鞍,匈奴人看见了以为是引诱他们,便上山扎营夜晚而去,李广也回到部队,可见李广足智多谋。
- 二:信、任
李广带兵总是身先士卒,有“士卒尽食而后食,士卒尽饮而后饮”的名声。意思是必须等到自己的士兵吃饱喝足了之后自己才开始进食。李广虽然是贵族之后,但在军中并不喜欢多说话,作风甚至有些不雅,经常坐在地上,一生廉洁,但凡有奖赏先分自己手下,就连自己俸禄也一同分享。所以说是: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奢财,终不言家产事。
- 三:勇、严
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出雁门抗击匈奴,不料由于人单势孤竟被匈奴人活捉,于是李广假装昏厥趁着匈奴人不注意夺得一马趁机逃跑,而匈奴人派几百名追捕手却被李广用弓箭射杀止住,连续跑了十几里,李广总算回到汉营,不幸的是李广被贬为平民(庶人)。
然而李广并非一次陷入绝境,元朔六年汉武帝时期,李广和张骞出击匈奴,不料两人走散,李广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围住,不过飞将军军纪严明,先是派自己儿子李敢一个人和数十名匈奴搏斗试探敌情。匈奴强攻时,命令自己的部队必须等匈奴人靠前才可以放箭,李广更是一人杀了不少偏将,一天下来匈奴累了自己人也累了,飞将军李广意气风发,所以说他益治军。尽管李广如此英勇,不过这次战役分到手上的四千名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这次不仅仅是李广没军功连张骞也从博望侯变成庶人。
飞将军李广虽然智勇双全,每次陷入危机都能挽狂澜于既倒,甚至汉文帝在李广年少时候也为李广感叹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说李广如果在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楚汉相争时期,建功立业,封万户侯根本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固然比不上韩信,比彭越之流肯定强不少。
然而李广如此能征善战,匈奴人一听说“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史记》。
就是说因为李广匈奴人好几年,或者说没做好充足准备都不敢进大汉门口一步。而李广为什么落了个自尽下场更别说封万户侯,在当时有一位叫王朔的大臣问李广“你这辈子有什么悔恨的事情吗?”李广就说自己有一位弟弟李蔡一同侍奉孝文帝(孝文帝、文景帝合成文景之治不过主要功绩皆在景帝时期),等景帝上台了,李蔡名声比自己差不多封了侯,还位列三公。
不仅如此,不如自己的官位都比自己高,要说悔恨,李广说自己“降八百余者,吾诈而同日杀之。”意思就是说李广曾经欺骗匈奴人八百多人,在同一天里同一个时间段把俘虏全给杀了。不难理解,李广是认为自己和项羽一样天亡我也,非不战之罪!不是自己无能。甚至包括汉武帝也是这么认为的。
天生“数奇”,活该倒霉?
有一次汉武帝命令卫青出击匈奴,李广自己请愿跟卫青一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没办法只能让李广当前将军听卫青指挥,不过卫青底下可收到汉武帝命令说,李广点背也就是“数奇”倒霉鬼一个,不能让他当主力。结果果不其然,李广这一次出去跟张骞那次一样又给迷路了,原本卫青将匈奴单于打败准备让李广活捉,最后发现联系不上李广。
那么李广是否真的如汉武帝所说自己天生“数奇”活该倒霉呢?肯定不是李广身上毛病特别多这些毛病不仅仅影响他自己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给祸害了。
- 一:任性,贪心,缺少谋划。
说李广年轻时候赶上景帝时期,碰巧遇上了有名的七王之乱,于是追随太尉周亚夫攻打吴楚,最后打赢了。然而自己不仅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将军印章,还不满意朝廷撤销战功,最后被调到上郡当太守,天天和匈奴人打仗,而且自己还上阵杀敌。
当时典属国有个大臣叫公孙昆邪就说他“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于虏敌战。”意思说他勇武过人不过后面加了三个字“恐亡之。”其实是说李广凭借自己一身武力这么好斗,难免死于两军阵前。随后事实也证明,李广很多次打仗不仅仅把士兵都打没了,自己也差点死在阵前。
- 二:对自己人多宽广,对他人就有多狭隘。
前面说李广一生没什么积蓄俸禄奖赏基本都给士卒平分了,可就这么一个人心中却极为狭窄。说李广不被匈奴人给抓住了后来被贬为庶人,不过李广好打猎,而且天生神箭手。据说一次以为前方有老虎,李广一箭穿过去没刺到老虎把箭头给刺进石头中去了。
有一次李广自己一人出去打猎,走到一地方叫做霸陵亭,结果都尉喝醉了不让李广过去,让李广在荒郊野外过了一夜,结果李广记恨上了。后来匈奴打汉朝,汉武帝让李广带兵出战,李广就请求汉武帝把霸陵亭的都尉一同从军,汉武帝原本以为李广知人善任,结果都尉一到李广军中李广就把人杀了。可见李广心胸极为狭隘。
- 三:倚老卖老。
李广是名门之后,他祖宗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经把燕国太子丹都给抓了。并且李广自己年轻就声名远播,匈奴人称飞将军。所以李广打仗特别喜欢自己作主,跟张骞打击匈奴为什么迷路,说实在的根本就不拿张骞当回事。尤其后来当了卫青大将军的手下将军,前面是拿张骞不当回事,后面压根看不上卫青。
卫青是她母亲在平阳侯家中做事和一个县吏郑季私通生的,那你说卫青怎么不姓郑而姓卫,很简单他老爸看不上卫青,后来卫青回到平阳侯家中跟她做事,之后靠着自己姐姐卫子夫当了大将军。李广特别看不上卫青认为他不过是个外戚,后来跟卫青抗击匈奴,结果又给整迷路完全不听卫青指挥。最后让匈奴单于跑了,卫青叫人去问李广,李广受不了气拔剑自杀了。
祸及子孙
李广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军功,而且做事情大多数时候根据性格而不是原则,李广三个当户、李椒、李敢,当户有一次看见汉武帝和男宠韩嫣,结果韩嫣不理李当户,李当户觉得没面子就当面骂韩嫣,后来李当户也死在李广前面。李敢同样做事情没分寸,李广死后埋怨卫青冲到将军府把卫青给打了,虽然卫青大人有大度放李敢走,后来汉朝另一位大将霍去病知道了直接把李敢给就地正法了。
结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实际上说的是两个将军,龙城-卫青、飞将指李广,卫青出生贫贱靠着自己姐姐卫子夫当了大将军七征匈奴,娶了平阳公主,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再到后来卫子夫被杀,皇帝夺回兵权卫青始终笑到: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辛,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而飞将军李广生出显贵,勇武过人一辈子追求封万户侯,可以说一辈子桀骜不驯,自己的儿子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是惨死于汉人手中最后也只能落了个:结发战匈奴大小七十於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遂引刀自尽。而这个飞将军真的是那个可以保家卫国,抗击匈奴的飞将军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