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江苏淮安行,我可是被精彩的中秋晚会吸引过来的。涟水机场,让我近2000公里的路程不再遥远。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是伟人故里,还是久负盛名的运河之都、名人辈出的文脉之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这不,远在哈尔滨的我几个小时,就站在了淮安河下古镇的牌坊处。
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的河下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古镇因运河而兴,在最鼎盛的明清时期,富商豪宅甲第连云,堪与扬州相媲美,自古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
古街墙壁上有美食推介,河下古镇还被誉为“淮扬名菜第一镇”,因当地富人多,食客多,厨师们发明了各种菜肴以满足富人的要求,其中最为著名的茶馓、蟹黄汤包、文楼涨蛋、长鱼席等淮扬名菜与传统小吃已名扬海内外。
话说今天在古镇里想找家小店尝尝最有名气的蟹黄汤包。这家徐氏小吃的牌匾上,可是赫然写着“百年老店”,这崭新的“城管牌匾”,让这家老字号逊色不少。
小店很小,两口子忙着包着汤包,大娘客串着服务员的角色。老板娘递上了名片,热心地推荐说,天气再凉爽一些,她家的蟹黄汤包可以快递到我的城市,一天就可以到达,这个真可以尝试一下。
小店还有个徐氏祖传蟹黄汤包的简介,蟹黄汤包始于清道光年间,其馅心全部由汤制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包。汤馅选料严谨,工艺独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张汤满而不溢,用汤制馅,肥厚鲜美,爽滑不腻,别具一格。
提起“蟹黄汤包”,诗人王辛笛当年踏上别离数年的故士,品尝着家乡的“蟹簧汤包”时,诗兴大发,口占七绝《蟹黄汤包》:“冻肉凝脂拌蟹黄,薄皮敞开一勺汤。蒸笼抓取防伤手,齿舌从容着意尝。”本来想和正在包汤包的老板攀谈几句,奈何老板惜字如金,我倒是心生好感,老板专注的样子,还真有点工匠精神的感觉。
点了一个蟹黄汤包尝尝鲜儿,还要吃点啥呢?老板给了个建议,来碗阳春面吧,5元一碗。面很快就上桌了。煮好一碗阳春面,是个技术活。煮面的师傅总能把面条煮到生和熟的恰到好处,碗里调料有酱油、盐、味精、香菜(本地叫“盐碎”)、胡椒粉,猪油,不能少一样。
蟹黄汤包要先包现蒸,等了近20分钟,没关系,现在的人都不着急了,手里有手机,在哪里都安之若素。蟹黄汤包吃的时候放姜末、香菜、香醋,味道更佳。吃蟹黄汤包需要一支吸管,慢慢地吸取汤汁,鲜味很足。我对汤做馅料很好奇,向老板求证,老板有点戒备心,只是说,馅料里除了蟹黄和蟹肉外,还有熬制了很久的鸡汤,里面的胶质冷却后就是现在盆中馅料的样子了。
在古镇里,吃蟹黄汤包好有个好地方,那就是文楼酒店。就在古镇的古街上,文楼的门脸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蟹黄汤包,也是文楼的一道拿手菜。
古镇里,还有几家经营蟹黄汤包的小店。现在的河下古镇是少有的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古镇,那份低调和淳朴,难能可贵。
来河下古镇,别忘了尝尝蟹黄汤包,感受一下那份鲜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