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各地的新闻都在晒着各地的高考状元的出炉,不管是庆功宴还是奖学金,处处都透着那么的兴奋。很多马上就要升高三的学生,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煎熬,倒数的日期已经时刻悬挂在自己的头顶。江西省抚州临川一中的高三(3)班李江雁,高中三年他竟然如痴如醉的看了200余本小说,甚至在高三期中考试成绩排名曾经一度到前面的倒数第一,却成为去年江西省文科高考状元,可能我们和学霸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1】听课最重要
从高一到高三,这位昔日的学渣非常迷恋小说没日没夜的看,据她的统计,可能整个高中三年看了差不多200多本,被爸爸妈妈发现了之后,妈妈不仅严厉的批评他,还把小说一页一页的给他撕掉,后来为了看小说,她甚至把这些新买的小说藏到了超市的储物柜里,想看别去拿,不看就放回去。长时间的放松学习,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竟然排在了全班的倒数第1名,从未有过的成绩让她顿时醒悟。到底她是如何逆袭的?
当她自己总结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她是这样来解释的。“举例来说吧,我们在同一个教室拿着同一本教材听同一个老师讲课,大家的智力水平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收获颇多,有的同学都听得稀里糊涂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你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去听课!”
我们很多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某个地方听不懂,卡住了,当我们从思索中醒悟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老师这一方面已经翻页了,讲到别的地方去了,因此我们就出现了一种掉队的情况,所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当遇到听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先将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去,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暂时的记住老师的结论,跟着老师的思路继续听,等到下课之后再去求解自己不懂的问题。
【2】会不会预习
其实我们从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要让我们掌握预习,但是,真正的把它落实到实处,或者是会预习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李江雁的做法是她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听完这45分钟的课,听课的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要带着问题去听课,如果我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其实才能达到事半功倍。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就能理解相应的疑问,从而当堂解决所听到的知识点,如果不是这样,就很容易陷入盲目当中,不知道该听什么也不知道重点到底在哪里。所以会不会预习才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会学习的一种标准。
真正会预习的孩子,会在预习当中,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罗列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是纸上,简单记录一下我们到底有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听课就有了目标,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非常的多。而我们要抓住的是自己的重点,所以这就是看自己预习的结果,重点要听那些预期中我们没有看懂的,没有弄懂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把这些难点一个个解决掉,然后再听到老师讲的所谓的重点,比如抓住他的提纲,他的小结,以及老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3】复习怎么做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人理解这句话其实比较片面,他们都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做大量的习题,做一些题海战术是否就能做到更好的成绩?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人觉得很特立独行,他们做的题量并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成绩却一直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要提高大家记笔记的能力。
我们所记录的笔记不仅有利于加强这种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日后的复习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课堂上是老师讲知识,答疑解惑的主要的场所,同时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要及时的获取正确的信息,改正我们的错误,提高我们的能力,这样才是一个上课达到45分钟最有效的利用。针对我们的课堂笔记,找出自己的难点,找出自己的疑问点,也找出自己的知识薄弱点,针对薄弱点去做相关的练习,而将我们的已经学会了这个部分稍加理解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的试卷不如你多,但反而比你学习好的原因。
其实很多学生做试卷,他要求的只是要去做这个量,但是如果我们针对试卷上的题目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做对的题永远都会做的对,做错的题永远都做错,其实这就没有起到相应的我们做试卷的目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要求我们用笔去记录我们那些一直不会的东西,只能把它反复弄到会为止,而我们已经会的知识点的话就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的心力,这也就是我们和学霸拉开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每一年到了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些高考的状元或优秀的考生冒出来,而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并不是那种一路顶尖的学霸,反而是后来居上的黑马会占得比较多的位置。而很多的黑马就是利用了以上三种方法向自己脱颖而出,从成绩平平逆袭成为高考中的佼佼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