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这7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这7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入重点中学,接受最优质高等的教育。

这种想法是很普遍的,可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所以,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01

品质好的家庭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是啊,这个世界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平等,或者你富他穷,或者你穷他富,给孩子的起跑线可能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那些作为商家可以信、作为朋友可以交、作为领导可以敬,作为伴侣可以爱的人,哪怕一时吃些亏,也能聚集起八方来援的恢弘,最终赢了自己,也赢了人生。

对人品差的父母最大的惩罚,不是自己过的不好,而是孩子照着自己的模样成长,最后被社会狠狠的惩罚。不要等到那时再追悔莫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我有一位朋友,从前他只是一个散装师傅,靠着诚信的口碑揽了很多工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高级室内设计公司。

聚会时,他给我讲了父母的故事:

他父母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而且他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他总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个老顾客告诉了他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但能多挣不少。

他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他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丧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他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他家永远是生意最好的。

朋友说,虽然父母都是普通人,不能给他多少钱,送他上很好的学校,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他的心里。

难怪朋友是出了名的厚道,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

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

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

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

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

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02

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

据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太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孩子考试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产生焦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长无法很好地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家长,往往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长期处于家长的负面情绪下,一方面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也变得暴戾,乱发脾气;一方面他们可能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和关心,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愿意告诉家长,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而且,有的时候,无法控制情绪会让自己和亲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前几天,一个上海的新手妈妈由于疏忽,5个月大的孩子不慎从床上摔落。本就自责难过的她,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安慰和体谅,反而被丈夫指责“不上班,在家连孩子都看不好”,一气之下,她选择带着孩子跳楼。

这位妈妈,超载的愤怒像情绪炸弹般爆发出来,伤到了自己,也伤到了尚在襁褓的孩子,孩子颅脑重伤,直到现在也没脱离危险。

如果一个家庭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正面积极、如沐春风的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也是一个会情绪管理的人,人际关系也一定不会差。当他面对问题时,他会用理智思考,而不是任由感情引导。

请相信,如果你给孩子带来的是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于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如果你为孩子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

03

学习型的家庭

莫言曾发表过这样一段博文:“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有很多家庭,孩子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只会指责孩子,而不去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更不会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教育观念缺乏。育儿不是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就万事大吉了,教育孩子包括的方面太多了,这需要父母去发现,去学习。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不要总是等到孩子出现问题,再去弥补,学习可以让我们做到未雨绸缪。

04

好好说话的家庭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分享了一组关于亲子教育的图片,列举了孩子不好的11种表现,其中有8种都是父母不好好说话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批评教育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

现实中这样的父母不计其数,明明是想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却从不顾及孩子的想法、面子,用人前教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明明是善意关心的话,到了嘴边就换了一种说出的方式;明明是想让孩子进步,却总是“打压式”的教育刺激孩子。

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是不会辨别弦外之音的,他们会单纯地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

他们会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认为自己就如同父母所说的那样,没用、笨、愚蠢……一旦他们接受了父母给自己贴的标签,就很有可能朝着这方面发展。

05

懂得放手的家庭

我们目之所及,大都是是对孩子万般操心、千般忧虑的父母。

他们事无巨细,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甚至要上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都考虑到了。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殊不知,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如果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干预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包办一切,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这样不仅会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失去独立成长的机会,把孩子培养成“啃老族”,还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承受着被迫和无奈,让双方都感到痛苦和窒息。

很多父母声称不敢放手,害怕一放手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就会行差踏错。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孩子独立得越早,他们就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又近了一步,就越能承受住生活的风雨。要相信,对孩子放手,从来没有孩子适应不了,只有父母做不到。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06

爱看书的家庭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

著名的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女儿钱媛曾回忆: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孩子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钱钟书的妻子杨绛也曾说:“我们对女儿钱瑗(小名阿圆),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一些家长会说,我们每天都为生计奔波,哪还有心思和精力看书呢?并不是要求我们要博览群书,也不强迫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书,至少在孩子面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哪怕是看看孩子的课本,看看杂志,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让他们懂得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

07

夫妻关系融洽的家庭

一个家庭首先要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当妈妈得到爸爸的关爱时,母亲和女性的魅力自然就会散发出来。当妈妈夸赞爸爸了不起时,爸爸自然就成了孩子心中的守护神,成了学习的榜样。

这样和悦的家庭关系,渐渐形成了一个阳光幸福的氛围。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乐观向上,也会相信爱,会自然地表达爱,因为他们知道,爱就是一件不必过多思量、自然而然的事。

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很没有安全感。爸爸妈妈恩爱,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会让孩子变得勇敢,学会独立克服困难和恐惧。因为他们知道,家,永远是他的依靠和避风港。

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还有利于孩子与人交往。爸爸妈妈恩爱有加,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友好,更容易受人亲近和尊重。而那些动不动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向的夫妻,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也都暴躁不安,难以接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8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