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孩子和我们家长提出各种各样不合理的要求,让我们作为家长的非常头大,那么吗,面临这些无理的时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呢?
案例1:我就要这个
宝宝: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爸爸:那你吃点饼干吧,冰淇淋现在家里没有了。
宝宝:我才不要呢,饼干不好吃。我就要吃冰淇淋。
爸爸:已经和你说过家里没有了?你是怎么回事,爱吃不吃?我又不求你吃。
宝宝:哼,我去找奶奶,让她给我买好吃的,奶奶最喜欢我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奶奶带着孩子去买了一个蛋糕,孩子还在你面前一边吃蛋糕一边向你炫耀。
此时此刻的心里话:这孩子也太不听话了,撒娇难为大人,不吃冰淇淋还不行非得要吃,奶奶也是溺爱她。
案例二: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
妈妈:宝宝,天气变冷了,多穿一件外套吧。
孩子:天气不冷呀,我感觉还可以,不用穿。
妈妈:那不行,等下感冒了怎么办,快穿上。
孩子:我不,班上都没有同学穿这么多的,不穿。
妈妈:他们和你又不一样,你听我的话,多穿点不会穿多了的。
最后,孩子很不情愿地穿着它,出了家门没多远,就把外套脱下来放进书包里面,嘴里叽里咕噜个不停,就跑走了。
大人的心里想的就是: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就是叛逆期,非得和我们对着干。让你穿外套不穿到时候感冒了还是得我来照顾你。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大人没有在意孩子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小孩们做出的行为和他们的感受有直接关系。如果孩子们的感受是好的,他们的行为也会是良好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呢?就是明白和接纳他们的感受!
在孩子表达出来的感受一直不被认同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的不理解和生气。这好比就是说你们小孩子不用去知道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不用相信自己的感受。
家长可能会想:如果孩子的感受不对那怎么办?父母的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这样要不要给他设立一个规矩和边界?我们想告诉你的是,在感受这个事情上是分不出对错的,只要是个人他都会有感受,当然孩子他也有;同时每个人也需要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孩子们需要父母的“爱”,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安全感。他们也需要来自尊重、关心和理解的“爱”。
你觉得孩子的做法和决定是错误的,但是孩子并不知道他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他们很多东西都不理解,也没有那个逻辑性。尽管有时候他知道这个决定是错的,也会因为你的态度而选择和你站在对立的一面。父母应该要做的是让孩子愉快的知道这个道理,并会认可你的态度和建议。
怎么处理儿童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不合常理的要求,我们可以按下面几个步骤来处理
1、倾听
2.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回复
用“哦…”“恩…”“就这样!”表示理解他们的感受。
3、清楚的表达出他们的感受。
“你现在很难过,很伤心。”
4、可以用构造一种场景或描述出来一种画面。
“要是我们现在就在那个游乐场该多好呀!”
案例1:我就要这个
宝宝: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爸爸:宝宝想吃冰淇淋呀,可是家里好像没有了耶。(这个时候应该墩子来看着孩子的眼睛)
宝宝:我才不要呢,饼干不好吃。我就要吃冰淇淋。
爸爸:冰淇淋甜甜的,软软的。宝宝喜欢吃冰淇淋,现在没有冰淇淋是不是心里不开心呀。
宝宝:是的,我就是想吃冰淇淋。(现在态度就不是那么强硬了)
爸爸:嗯。真希望家里现在就有一大堆冰淇淋放在这里,让宝宝吃个够!
宝宝:要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那我可以让奶奶带我去买冰淇淋吃吗?
爸爸:宝宝,这个时候是我们家吃饭的时间了,奶奶也要吃饭了,等你买回来蛋糕。奶奶肚子都饿坏了,你看爸爸这里有好吃的饼干,有小猪佩奇的、还有熊大熊二的,你看看要吃那个?
宝宝:那我吃佩奇饼干吧。
怎样才能更快的理解孩子的感受
明白孩子感受的重要环节就是沟通。父母要能够说出孩子现在心里的感受,情绪,不是给他们建议,也不是去评价他们。
要从给建议、评价孩子转变成说出感受这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一件事情,有一个方法就是角色扮演:孩子扮演父母,父母扮演孩子,在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去体会各自的感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6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