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月】彼岸花开
原创: 何绍英 晚上八点 今天
彼岸花开
秋天是彼岸花盛开的季节。野生的彼岸花颜色以大红为主,其热烈奔放,如火如荼,鲜红似血的样子,容易使人联想到妩媚妖娆,烈焰红唇的时髦女郎。
这种花在家乡的小河边、废墟上、甚至坟墓旁都能找到。美则美矣,然而却有“打碗花”、“癞痢花”等“恶名”。因其“恶名远扬”,大人们遂严肃地告诫孩儿们:若遇之,则避开,更不许采之。
在我们上学必经的溪流两岸长满了这种花。挡不住巨大的好奇和诱惑,兴冲冲地采了一大束回家,母亲们见状,惊呼:放下!扔掉!或怒喝:玩不得!碗要是被你打破了,得在你头上剜一个……
那时候物质匮乏,生活贫穷,碗是家里的生活必须物品,颇为珍贵,母亲们自然很在乎;小女孩头上要是长癞痢,多难看,长大了嫁不出去,母亲们自然是很担忧。大人们种种忌讳使得孩子们意兴阑珊,只能对着美丽的花儿熟视无睹。
村里的坟山上开满了这种花。漫山遍野的血红,寂寞开无主,孤艳绝伦。有位年轻的妇人不幸丧夫,孤儿寡母饱受邻人欺负,她经常到亡夫的坟前哭诉,采一把彼岸花放置丈夫坟前,开始哀哀凄凄地痛哭,那悲怆的哭泣声,令人揪心。墓旁的那些花儿仿佛也受到了感染,更增添了一层悲伤和鬼魅之色,孤苦的妇人和孤艳的彼岸花境遇是如此的相似。
故而,对于此花,我曾避讳莫及,不复好感,遑论探其渊源及典故。
若干年后,在张家界猛洞河景区漂流,坐在竹筏上悠悠然。眼前映入成片火红的“打碗花”(癞痢花),颇觉亲切,几欲采之。见我兴致颇高,撑竹筏的师傅便帮我采了一大把,同时很详细地解说和这花有关的故事。彼时,我第一次听说这种“晦气”的花还有那么洋气浪漫的名字:彼岸花、曼珠沙华、石蒜……
有位朋友说,经常在恐怖片中看到“彼岸花”这个名字,以为那是虚拟的物种,没想到它是真实的存在啊!是啊,它不仅真实存在,还有很多凄美的故事呢。传说它是冥界的接引之花,往生之人踏着这花通向冥界。彼岸花,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永不相见,生生相错,因而得名。 如此说来,人们把它视为不祥之物,确实是有一定依据的,只是因不知其所以然,语焉不详罢了。
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可奈何。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生生世世,花叶永不相见。这应是最悲情的花语了。
其实,花本身并无任何过错,它不过是大自然芸芸众生之一,从植物学角度看,它喜阴,只是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罢了。
秋日的校园,青翠的麦冬草里点缀着些彼岸花,或鹅黄,或鲜红,或粉红,这应是改良后的品种。我早已忘记了大人们的告诫,也没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禁忌,见之可亲,闻嗅之,爱抚之。
“彼岸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秋到彼岸花事了”。这一抹亮色应该是花事寂寥的秋季最生动的风景吧?
作者系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教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3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