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一节让读者都印象深刻,就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知道自己手里没有军队对抵抗司马懿,却打开城门,在城门弹琴,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史称空城计,这场战役虽然没有真正的打响,但是也是充满了硝烟味。
但是其实司马懿也不傻,通过当时的战场形势,他很容易的可以了解到诸葛亮此时并未有军队。诸葛亮的城池里面没有人,是一座彻彻底底的空城,他仍然要坚持撤军呢?多年之后人们才给出了答案,不进城不是因为他智谋不够,相反这正是他老谋深算的一面。他明白,如果自己不撤军的话,在这里是可以把诸葛亮抓住,并且可以彻底是魏国没有被北伐的忧虑。但是他深知一点:一旦自己将诸葛亮抓住,蜀国的精力便砍了一半,毕竟诸葛亮是蜀国的全权大臣,诸葛亮没了,蜀国也就等于名存实亡。这个时候曹睿肯定就转过头来收拾自己了,曹睿用司马懿为大都督,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曹家没有大将可以与诸葛对敌,曹睿对司马懿既用之也防之,一旦诸葛亮死了,曹睿一定会将司马家赶尽杀绝,最后自己也只能留下一个令人唏嘘的下场。司马懿深知这一点,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宁可背负魏国人的嘲笑,却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这才是司马懿中了空城计的真正原因。
司马懿一生最难得的就是他的隐忍之术,从曹操时期的默默无名,到曹芳时期的位高权重,无一不是背负着世俗的骂名,在曹爽大权掌握时,对曹爽退让,最后以高平陵之变夺取的曹家的江山,我们不得不说,司马懿的隐忍是常人所不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96911.html
赞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清末最后一个太监总管小德张,祸国弄权,贪污索贿,富可敌国
« 上一篇2019-09-28 05:26:54
刘邦如何从一个草莽混成了皇帝
下一篇 »2019-09-28 08: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