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你怎么辅导孩子作业?”,“四步走”,让他自己做

“你怎么辅导孩子作业?”,“四步走”,让他自己做

01 辅导孩子这事,你在哪个段位?

前几天,我发了个微头条,跟孩子的学习有关——现在的小学二年级上课压力已经如此之大了吗?

众多网友的评论,让我见识到了,当下中国的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上,有5个段位:

①.佛系家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

“我们只想安安静静的念完9年义务教育,能不能不这么折腾。”

“四年级了,没给他听写过,没给他弄过作文,没报过任何班,全靠他自己。”

②.心不在焉家长:我只是陪着,他还是自己做

“女儿让我给她听写,我把手机夹在书中,一边刷抖音,一边报生字。”

“我家孩子做作业太慢了,我必须盯着,所以我一边玩手机,一边催他。”

③.回炉再造家长:我跟着孩子,重新上了一回学

“我儿子每篇课文我都会背,他学什么我又重学了一遍。”

“家长们小时候欠下的课,现在跟孩子一起补回来。”

“等到带孙子,就是第三回上小学了。”

④.技艺高超家长:只要有我在,就没孩子学不会的

“我给我儿子是比划的动作,像比划和猜一样。”

“现在三年级,用思维导图,孩子背得也特别快。”

“我给女儿画了4幅图,她笑完了就背出来了。”

⑤.高瞻远瞩家长:做好学前教育,小学不用愁

“我女儿4岁就认识2千多个字,这是父母教得好,与天才没关系。”

“一年级开始,每天听写10个词语,坚持到现在二年级。那识字量是杠杠的。”

02 孩子自己做作业,可以培养的能力

看到太多段位3以上的家长,我有点惭愧,感慨了一番:

“今年三年级的母亲表示,几乎没翻过孩子的课本,语文,数学,英语,学了啥从来不知道。我觉得我拖了家长的后腿。”

马上有人回我:“你这个大v怎么来的?”

我懂他的意思,自己家孩子的作业都不辅导,一个佛系妈妈,怎么还跑来跟大家分享育儿知识呢?

在我看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应该成为家长的负担。

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可以培养出孩子以下这些能力:

①.独立

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让孩子自己做作业,能让他感受到清晰的界线——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有能力自己搞定,假如不会,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

能独立做作业的孩子,他可以感受到更多自由的快乐。

②.内驱力

《哈佛2019新生大起底》中提到,哈佛所青睐的学生的特点是:

比起父母的期望,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源于自身。79.2%的受访同学压力来源是自我期望,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只占了12.6%。这意味着,来自内在的驱动力远远比外力更有效。

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可以让他在面对作业,面对学习这件事情上,从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转向他自己,“因为我不希望落后”,“因为我以后想当个科学家”,从而激发出内驱力。

③.时间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在他看来,保留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

而对孩子来说,被家长盯着催着做作业,他自己感受不到,他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而让他自己做作业,他需要分配写作业和自由玩的时间,他知道效率的意义,这就是在做时间管理了。

03 “四步走”,让孩子自觉做作业

大家一定会困惑,谁都希望孩子自觉,可惜孩子没这个能力,不陪不盯,他/她可以连书包都不打开,况且,孩子有些作业真的不会做,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采用了“四步走”的方式:

①.第一步:说3句话,让他自己做决定

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写作业很拖拉,家里也曾经天天鸡飞狗跳,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后来,我选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带他去外面散步聊天,说了这么几句话:

“最近因为写作业的事情,妈妈对你态度不好,我向你道歉。”

“我能理解你的不情愿,我小时候也很讨厌做作业。后来发现一个同学的秘密......”

“作业是我们的一项责任,不过我们可以选择,被它控制还是你控制它,妈妈相信,你有能力作出选择。”

孩子听完第一句以后很委屈地哭了。

听完第二句以后转向好奇了,因为后面我讲了一个很厉害的同学的故事,她总在玩,我总在家写作业,结果是老师总表扬她,而我总被批评,差别就是她早早地写完作业,而我总是拖拉。

听完第三句话,他信心满满地说:“妈妈,以后你不用管我,我自己做作业就好了。实在不会的,我再去问你。”

他接受我的观点,自律带来自由

最后我们约定好,他在晚饭前做完作业,我不再陪着他,也不再检查。

②.第二步:缓1段时间,让他感受自由

孩子可以保证得很好,不过很难做到,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律性还没那么强。我家孩子也是一样,在接下来的3个星期里,他过得很开心,因为家里没人催他“你作业做完了没有?”

并且,每天晚饭后,下面小朋友玩乐的声音传过来,他就在家坐不住了,跑下去疯玩到快睡觉的时间才上来。结果是,有好几次,有几科作业没做。

我知道这事,是因为老师在群里@我,还在班上批评他,让他留堂补作业并且罚抄。

按照以前,我一定会严厉批评他。这也就意味着,之前跟他的聊天,约定,都失效了。

斯宾塞说: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既然有言在先,我要解决的,是让他感觉到自由的前提下,用他愿意的方式,来提高自觉性的问题。

③.第三步:开1个会,让他学做规划

让孩子快乐很重要,但并没有对达到他独立做作业的效果。所以又找了周末,我问他:“被老师全班批评的感受好吗?你需要妈妈帮助,回到以前天天监督你做作业的方式,还是说,我们一起开个会讨论解决办法?”

他自然是选后者。

在我俩的讨论会中,我们先是头脑风暴,列出了一周的事情(必须做的,想做的),然后我画出时间表,让他决定,哪一件事,放在哪个时间段,最后跟他探讨这个时间段的合理性。

就这样,我们制定了一个以作业为主题的一周时间规划表。

图为去年重新做的一周规划表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他没做完作业,要么是在该下去玩的时间里,还在家做作业;要么是玩好了以后,被老师留在学校补作业,影响下一天玩的时间。

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更能感受到,做完作业后,还有许多更快乐的事情等着他,他做作业的动力也强了很多。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展出来的是,“原来我可以做到”的自信,以及“我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的自豪。

④.第四步:立1根标杆,让他对未来有期待

对孩子来说,用了“时间规划表”,他虽然可以自觉去做作业,但如果希望孩子在较长一段时间中,都能对作业,对学习保持热情,需要激发他内在的动力。

有一次,我看了一篇关于水哥王昱珩的文章,他在旁边恰好看到,他看到水哥小时候在他爸妈鞋里养蚂蚁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看到他在家里养了各种植物、动物,表示很羡慕。看到他超过60分被清华录取,表示很佩服。在我带着他看完《最强大脑》中关于水哥的部分,他已经成了水哥的迷弟了。

就这样,我家孩子的偶像从王源变成了王昱珩,他希望未来他可以考上清华,跟水哥做校友。

而我,告诉他的是,无论是正在做的事情,还是学习的过程,如果在当下,能在其中找到乐趣的话,不仅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厉害,未来的生活也会过得很精彩。

最后。

蒙台梭利说:

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就是让他迈出自我学习的第一步。

期待更多的孩子们,可以独立做作业。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527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