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近期拉开序幕,欧洲央行、美联储、澳大利亚央行、英格兰银行、印度央行,新西兰央行等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
近期,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指数都不容乐观,美国、欧元区等大型经济体制造业PMI全线下滑,全球制造业创下金融危机后最疲软的表现,出口型国家的出口情况同样不太理想。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的PMI终值为50.5,创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同时,美国的消费数据持续下降,就业率的稳性开始下降,5月份美国失业率数据保持在3.6%,创下三个月新低,同时通货膨胀开始消弱,美国国债出现倒挂现象,并逐渐加重。
日本同样也是如此,6月3号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为49.8,出口订单暴跌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至今,日本制造业仅仅在1月、4月取得稍稍扩张。
这些现象都说明全球经济进入了不可避免的衰弱,而降息就是中央银行为了促使市场中的资金更好的流动,以缓解经济衰退的货币政策。
降息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当投资效益一定的情况下,投资增长将会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形成正比关系,为是经济保持相当稳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采取加大投资力度的措施。降息一方面会使贷款的利率下降,贷款的成本降低,企业更有可能通过贷款来获得资金进行投资;另一方面,降息使得储蓄的投资手段的收益大大降低,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会将资金拿出来,进行其他方式的投资,从而促使市场中的现金流增加,流动速度增加,从而再度激发市场的活力。
第二,降息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利率下调将会使储蓄的收益发生减少,消费的机会成本也就会相应的下降,因此会刺激人们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社会再生产规模的扩大。降息还会通过投资增量的变化来调整经济结构,能促进相应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
然而,降息在促进社会总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将必然刺激物价水平的缓慢上升。并且由于货币扩张有滞后的效应,通货膨胀的能量也就会在数月后慢慢的释放出来,那么长时间的累积,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经济衰退的程度。同时,对银行业来说,降息政策将会使得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加的严峻,贷款利率降低,银行利差的盈利空间将会变窄萎缩。
毋庸置疑,全球央行降息潮会进一步带动全球货币政策的宽松。并对全球紧急、政策周期和资产价格带来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