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如今,风头正劲的中国高铁不断扬名海外,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展示了"中国范"。对于中国高铁的崛起,作为第一个投资建设高铁的国家,日本一直都想在高铁市场与中国一较高下。不过,近些年来频频出错的日本高铁似乎难保制造神话的地位。
据外媒报道,当前,菲律宾与中国在棉兰老铁路建设方面正在稳步推进,已有四家中国公司准备向棉兰老铁路项目一期工程投资。尽管中国公司的竞争对手中尚无日本公司,但日本仍然积极参与菲律宾的铁路交通发展。
先前,菲律宾经济发展署署长佩尼亚表示,菲律宾曾为了棉兰老铁路项目登门拜访找中国融资,并预计有几个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可能获得进展。据悉,棉兰老铁路项目一期工程预计长102公里,将在塔古姆拥有8个车站和一个车厂,根据菲国家经济发展署(NEDA)8月数据显示,该项目成本从先前的359亿比索(约合人民币49亿元)增加到829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13亿元)。
由此来看,中国也是非常积极地投资了菲律宾的交通运输发展。而日本亦是不甘落后,据外媒9月19日报道,日本将向菲律宾提供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的贷款,为其在首都马尼拉建造地铁。日本方面表示,这是日元贷款开启的最大项目之一,而菲律宾将用40年的时间来偿还这笔贷款。
在全球高铁市场份额的争取赛中,这不是日本第一次跃跃欲试与中国竞相比试。早在两年前,日本为了赢过中国甚至不惜血本拿下了印度首家高铁订单,例如为印度提供了50年还贷周期的1900亿日元超低息贷款。如今,时光过去了足足2年,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的印度高铁仅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5%至20%。不少媒体表示,恐怕届时印度竣工高铁的进程还将不断延后。
日本高铁建设速度或许有些慢,但是"慢"并不代表"高质量"。日本高铁在接下印度首条高铁订单之前,便在英国摔了次跟头。据英国《卫报》此前报道,英国大西部铁路公司(GWR)耗费5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04亿元)订购的日本高铁列车在首发日便被曝光"事故频出",运行不稳、空调漏水、座椅泄气等诸多问题全让英国旅客碰上了。不少英国人质疑,日本制造神话或将终结?
实际上,真正将高铁的质量发挥到极致的确是中国。这点可以从中国国际承包商在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销售额中得到验证。
据美国建筑调查公司Engineering News-Record(ENR)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整体的2018年海外营业收入达到4869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达到76家,销售额达到1189亿美元,占24.4%份额。而日本企业仅有11家,销售额为196亿美元,占整体的比例为4%。
在围绕亚洲的铁路基础设施出口,中国企业赢得订单竞争的情况显著。可以说,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高铁将成为市场抢手货。
另外合作依然是中菲关系最强音,在经贸投资方面,中国已成为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数据显示,中国在菲律宾的投资从三年前的5000万美元增加到了10亿美元。有分析指出,中国资本在菲律宾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显著提升,中国公司在当地市场的存在也有所增强。由此来看,在全球铁路建设领域中,中国高铁技术是公认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4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