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延迟退休第三年,一名58岁女高级教师:"庆幸没退"

延迟退休第三年,一名58岁女高级教师:"庆幸没退"

这些年延迟退休的呼声一直很响,争议的浪潮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延迟退休关系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以及退休待遇相关的切身利益。除非那些投胎技术高超,生而自带富贵,或者早早取得事业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生赢家,有谁不关心退休有关的话题呢?

吴老师,女,1961年生人,今年58岁。中师毕业,化学专业。目前为一所省重点职业中学基础课教师。为适应学校专业调整,近年任教数学。2016年,她年满55周岁,可以申请退休。但经过认真思考,她选择了延迟到60岁退休。

一直优秀的女教师,面临人生重大抉择

吴老师最早在一所初中任教化学,教学业务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双优,是学校业务骨干。后因结婚后离家太远,生活不便,调入目前所在的职高任教。至今从教已快39年。

在职校,吴老师业务精良,工作热情,先后担任过学生处主任,教导处副主任,督导处主任等职务,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她以往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找不到“困难”二字,直到2016年,她面临退休与延退的选择。

吴老师一直身体状况良好,精力充沛,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和活力。即使临近55周岁退休年龄,面对工作,吴老师也从来没有懈怠过。2016年,她依然担任着学校督导室主任职务,像以往那样奋战一线,担任数学课教学。近年来江苏省职业高中也实行了学生毕业水平测试制度,基础课任课老师普遍紧缺,工作量偏大。吴老师每周担任十二节左右的课程,加上参与“全员德育”,课后辅导学生,每天都过得繁忙而充实。

可以说,临近退休的吴老师,从来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享受退休前有关考勤、工作量方面的照顾。一直以来,她都精力充足,热情满满。

2016年暑假,按照惯例,吴老师将会“功德圆满”,在55周岁到来时顺利退休,从此安享自在幸福。然而大半生任劳任怨、努力工作、不怕困难的吴老师,却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必须做出艰难决定:退休,还是延退继续工作。

两难选择:申请退休,还是工作到60岁

一切纠结的根源,在于2015年初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5〕14号)。通知明确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

一辈子站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终于到了可以退休,享受退休时光的日子,国家文件的出台,让许多即将退休的女性高级职称教师矛盾、纠结了,吴老师也不例外。

2016年那个最难熬的酷热夏天,吴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自问:是退休,还是再干5年?

每天忙着查阅各种文件,咨询熟悉劳动政策的熟人,权衡个人利益,预估延退风险。然而,是马上申请退休,还是延长5年,始终无法给出答案。

延迟到60岁退休,面临三大风险

经过漫长而审慎思考,权衡利弊,吴老师觉得,摆在延退面前的至少有三大风险。

1.健康风险

按照“1+0”的健康观念,1是身体健康,工作事业、情感、金钱等等只是1后的无数个零。

尽管吴老师一直身体素质不错,健康状况良好,完全可以胜任本职工作,教学效果也一点不比年轻同行差。但经过几十年的辛苦操劳,到了55岁年纪,如同一台高速稳定运转的机器,使用到了一定年限,难免会有罢工,报废的一天。按照政策规定,符合延退条件的女教师,一旦在55岁时没有写退休申请,就默认延退,必须满60岁退休,中间不能再次申请退休。

如果在延迟的5年里,身体健康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不仅会耽误工作,也会为自己的治疗康复带来压力,让自己变得非常被动。

2.政策风险

作为2014年退休政策之前工作的中人,如果选择2016年退休,虽然领到的养老金是过渡期标准,眼前会比同等条件2014年退休的教师领到的少。但国家也没有出台政策,保证越晚退休,一定就比早退休的人养老金更高。

退休以后,人的精力不断衰减,通过工作获取财富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养老金、退休工资,对每个退休人员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一直以来,养老金双轨制都受到质疑和指责,延迟退休,若赶上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3.环境风险

吴老师的工作生涯中,共待过两所学校。凭着自己工作的热情和工作能力,一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现在学校里,一名跟她年纪相仿的教师,已经在2014年退休新政策实行之前一个月光荣退休。那时候国家关于延退的相关政策还没出台,自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没有去留的纠结。远离了学校工作的各种压力,他的日子过得云淡风轻。

如果吴老师留下来,继续工作到60岁,就得按照政策有关规定,在一线担任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这一点,吴老师不担心。

但是,单位年轻人职称晋升需要单位有名额,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跟工资水平挂钩。如果吴老师继续工作5年,在不少人看来,她会一直占着学校的一个高级职称名额,让后来者少一个晋升的机会。

再者,如果55岁不退休,难免会让一些自觉利益受到影响的人,对延退的女教师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女教师延退问题的争论,不少人对按政策延退的女教师总是颇有微词。吴老师想过这个问题,认为国家给了政策,不是哪个人可以改变的。再说自己保质保量工作,从没有“占着茅坑”的行为,人家爱怎么说,咱管不着!

吴老师评上高级职称快二十年,绩效实施以来,一直在副高五级的位置上。如果未来五年跟单位年轻有为,业务能力强,各种荣誉更多的教师竞争,她难免会竞争失败由五级滑到六级甚至七级。从个人经济利益考虑,这也明显是得不偿失了。

延退:工作,让生命更有价值

虽然延迟退休会面临不少风险和压力,但退休在家的生活,依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吴老师觉得,自己不管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还不具备“回家养老”的条件。而延迟退休,再工作五年,对自己起码有三点好处

  1. 减少“空心病”危机

不少已经退休人员会面临着刚刚退休的适应期。不少人无法一下子适应每天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生活,很快变得消极倦怠,诸事无趣,得上所谓“空心病”,身心受到不良影响。

吴老师有位同学比她大两岁,2014年初,无挂无碍地选择了退休。两年后同学聚会时,一大堆人站在一起,这个退休的同学明显比大家老了很多,衣着打扮和外在形象都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老人。同学问她为何不讲究一点,她说在家带孩子,打扮的干净利索也没啥意思。而继续上班,或者退休后继续找一份工作的人,精神状态明显要好很多。

2.发挥低龄老人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预期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55岁的女性,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生活层次较高的女性,不论在心理还是在外貌上大都并没有明显的衰老迹象。很多人不但样貌看着年轻,生活方式跟年轻人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吴老师今年虽然58岁了,但人毫无老态,干练利索,办事麻利,观念入时。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在外工作,退休回家只能做“空巢老人”。那样的日子,只会让她觉得内心空虚,生活乏味。

多数低龄老人,还不具备养老的身体心理条件,继续工作带给他们成就感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了更多价值。

3.退与不退,收入差异不小

吴老师延退三年,现在每月工资收入过万,其中两千多元,是2016年以来增加的。尽管退休工资年年涨,但比起在职的增速还是要小很多。算上年底两三万的绩效奖,每月3000住房公积金,不断增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与不退,每年的收入差距,一目了然。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未来预期、生活品质都跟金钱有很大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证明:选择延退是明智之举

从2016年选择不递交退休申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

58岁的吴老师身体健康,工作热情一如当年。虽然已经不在督导岗位,但她的一线教学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各种教科研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吴老师一样也没落下。论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吴老师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到年龄的影响,今年她还被评为了市级先进教师

这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在职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涨速喜人。国家提倡多劳多得,养老金也是多缴多得,将来退休时,退休金势必高于早五年退休的教师。

吴老师单位同事也渐渐适应了女教师跟男教师一样60岁退休这样的现实,没有人再觉得她延退有什么不妥。回顾三年前那段纠结的日子,吴老师觉得自己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选择。庆幸没有申请退休。

您身边有延迟退休的人吗?您怎么看她们的,欢迎讨论。

(本文由西有乔木苦思冥想、辛苦码字所得,字字出于本人笔下。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切记!感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355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