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国工厂引发了国内外的热议。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采访中表示:我的管理层跟我一起去看,他们吓得不行,担心纪录片会引起工会的纠纷,还有人说曹总太善良,被美国人利用了。我后来跟他讲,你过度解读了,你看不懂它在讲什么。导演在讲中国的繁荣是中国人干出来的,不是吹(牛)出来的。
故事发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2008年12月,通用汽车在这里的工厂正式关闭,造成当地2000多名工人失业。2014年年底,曹德旺来到这里接手旧工厂,开办了福耀玻璃美国工厂,这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希望。
在此之中,中美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企业运行的种种突发情况,让这部影片充满的疑问远比它带来的震撼更多。该片上映后,引发了网络热议,但在1000多个小时素材的背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曹德旺走进央视财经频道《对话》现场,为大家独家揭秘纪录片《美国工厂》背后的故事。
《美国工厂》怎么来的?“你怎么拍的?他们最关注的这个。”曹德旺说,有人说我们这个是我叫他们这样的,我说不是。影片总共拍了四年半时间,资料片长度可以放1320个小时,最后剪成了1小时40分钟。你说四年半的时间,中国人怎么会等那么多的时间。
该纪录片的导演是一对夫妻,在老汽车厂倒闭的时候他们拍了《最后一部卡车》。那时候,员工大哭,震天动地,是一个悲剧。今天恢复的时候,他们想拍一个喜剧。
曹德旺:“当时我问怎么拍,他们说是纪录片,见到什么拍什么,拍什么播什么,不拿去修剪。我说当然了,这个没问题,你们了解中国也是应该的。所有的场合,他不经你同意不同意,我工作,他就拍,我更相信州政府是用这个方式派了保镖来跟我。”“署名奥巴马,他当过总统的,他害我的话,我也甘愿,认了。”
奥巴马为什么选了福耀的美国工厂?
曹德旺说,从2008年到现在,对美投资的最大企业就是福耀集团,而且做得很成功。他相信奥巴马就是正因为这样,看中这一点,才把导演找来,看看工厂是怎么运作的。
随便拍?你不担心?
曹德旺:“不会,我认为他拍一下就可以把我的技术偷走的话,那是我的失败,你该拿走全部拿走。”
后来他才知道,没有人像他这么干,纪录片让人家随便拍、毫无保留地跟着拍。但是曹德旺认为,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更加佩服他的坦诚跟真诚。
曹德旺:中国人办美国工厂赚钱是次要的
在影片中,曹德旺对员工说:“今天中国人到美国来办企业,我们最关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他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说,中国员工出国后,首先第一个责任不是给企业做什么,因为外国人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是他知道你是中国人,你应该维护国家形象,这是一个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
01
美制造业“断代”的后果
早在2007年,福耀玻璃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60%,位列第一。但我们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只有3%,扩大海外市场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路径。2010年美国通用汽车向福耀提出要求,2016年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进行配套生产,这也成为我们在美国寻求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
我在美国刚建厂时就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愿意在工厂工作的美国人都是老年人,基本没有年轻人。美国的年轻人都愿意栖身于华尔街和硅谷。我们公司这些年来在美国组织过很多次招聘,基本招不到年轻人。
有人说我们给出的工资低,美国人看不上,其实完全不是。我们做过统计和比较,从当地整体收入水平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水标准来看,我们的企业给员工开出的工资收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是,还是招不到年轻人。我认为,这就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整体迁出这几十年,造成的“断代”后果。
从我在美国十几年投资办厂经验看,如今在美国从事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价格低,二是税费低,三是市场需求强劲。而在人工方面,美国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工费用较高,而且在制造业方面非常缺少年轻的管理者和蓝领工人。同时美国文化核心价值是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你不能管我,一切以工人自愿为主。全国性的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资方业主较量,政府原则上不干预劳资之间的事,造成效率低下。
02
制造业一定不能丢
中国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建造高度现代化中国,制造业一定不能丢,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巩固制造业优势上。房地产相关行业、互联网金融及一些服务业如今吸收了大量年轻就业群体,人工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抬高了制造业的成本。我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国际竞争中制造业的重要性更大。
现在中国也出现了当年美国的趋势——去工业化趋势。我们疏忽了一点,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去工业化,是建立在他们已是全球第一工业强国地位上。去工业化后做什么?虚拟经济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产业经济未形成、产业工人缺位的情况下,为谁服务?这个问题必须严肃提出,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我认为要保持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当前主要应该做两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将税种设计、税负设计与国际接轨,让制造业企业更有活力。现在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一方面,并且做了不少努力,切实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负担。不过,我们在变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变,所以我们必须与国际接轨,还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来让企业更有生机活力。
第二,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竞争优势。现在我们有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把产品先拿到东南亚国家进行加工,然后再拿回来进行最后的组装、配套,虽然出口量得到维持甚至增加了,但是实际归属于我国所有的外汇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并解决。
人们说工业化之路艰难,从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再工业化的路更难。如今,我们已经有很多农民从农村走进城市,成为一支务工大军。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萎缩,就业吸收能力就会出现问题。一个国家要想保障普通民众的就业和福利,绝对不能丢掉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第二产业,只有第二产业发达,才有对服务业的需求,才有服务业的兴旺。
来源:央视《财经》,环球时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6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