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吼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脾气暴躁,家长们值得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吻过的天使,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孩子的脾性也渐渐凸显,有的仍然是可爱像个小天使,脾气温和、讨喜、可爱,有的却脾气暴躁、爱哭、爱闹,成了人人都厌恶的小炸弹,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说到底,小孩子像白纸一样空白、单纯,孩子成长的好坏大都是父母一手促成的,为什么这样说?一起往下看。
网友丽丽在网上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两个家庭,表妹家经济条件好些,家人都比较温和、开朗,生的姑娘也非常讨人喜欢,年纪不大,却特别会说话,不仅用语量丰富,而且很懂事,所以她不管在哪,都是讨人喜爱的小公主。相较之下,表哥家里比较贫寒,表哥表嫂又经常在外面打工,孩子交给奶奶照看,可奶奶年纪大,又生过一场病,说话不利索,导致孩子总不爱说话,偶尔说一句,还很粗鲁,周围亲戚想疼爱他都疼爱不起来。
而这种情况都还是轻的,程度更深的例子俯拾即是。
近来教育专家对一些犯罪案例分析发现,这些暴力分子的原生家庭都充斥着戾气、残忍与冷漠。也就是说,在这种不健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都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暴力冲动,而这种暴力一旦没有人加以引导,最终往往难以挽回。
孩子在无形中会模仿家长的语言行为,即便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已经学会明辨对错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也依然不可小觑。
所以家长一定了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且要多多反思自己的不合理言行有没有危害到孩子。
首先,要采取一种宽严相济的管理方式。
网友小李说,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她从书名里翻出了孩子一直藏着的试卷,一看孩子只考了30分,立马一肚子气,想到自己平时上班忙,也没好好辅导孩子,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怒气,在试卷上签了字。当时,孩子在一边战战兢兢地对她说,"以后会好好学习的",之后孩子每做作业,或者忘了做作业,她都及时提醒,督促,她发现只要她严格了,时间一长,孩子自己就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而且她发现孩子其实学习能力很强,虽然后来有些分数仍然不够高,她没有打骂,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多多鼓励,小李说,"毕竟孩子还小,成绩只是衡量的一个标准,不能就据此判断孩子的优劣,只要日常努力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懂事了,总会提高。"
这里要注意的是,宽严相济的家族教育方式,不是机械地执行,它需要父母多与孩子沟通,双方互相理解,避免积压矛盾冲突,破坏亲子关系。
现如今社会上,很多孩子放学后,又进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特长,不仅家长乐意,就是小孩都感到竞争压力而"自愿"学习,失去了亲近自然的大好时光,不知道该令人欣慰还是遗憾。
其次,家庭的影响,其实除了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职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索性直接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推到老人头上。但老人通常都很包容孩子,要是父母不理不睬,时间一长,孩子极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张扬跋扈,甚至产生暴力倾向,对他人,丧失同理心,没有真心朋友,如果不加以管教,一旦性格养成,父母但凡有一点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跟爸爸妈妈反着干,严重时,还会沦为社会渣滓,威胁他人生命安全。
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不管有多忙,都不能缺席,更不能完全把孩子甩给老人照看。要知道,父母之所以是父母,他有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作用。
同时父母要及时向孩子传输真善美的美好品格与精神信念,告诉他们,要体谅他人,要帮助他人,要有爱心,同情心等。
每一个在爱的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即便一生无所作为,也会是个良好公民。
其实人的一生,虽然主要取决于日后的主观努力程度,但家庭教育好了,绝对是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同样身为宝妈的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你们同意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