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新高考改革“3+3模式”已成定局,新高一们该如何科学选科?

新高考改革“3+3模式”已成定局,新高一们该如何科学选科?

陕西省从2022年起实施的新高考,确定采用3+3模式,将从今年(2019)秋季入学高一新生开始。

郭老师讲新高考改革

高考成绩将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届时,将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文理分科将成为历史,外语科目共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那么“3+3”模式到底是什么?对高考又有什么影响呢?

何为3+[6选3]模式?

之前高中都是文理分科,语数英+文综(政史地)/理综(理化生),考试科目也只考四科,都是在高考2天进行考试。 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英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 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选择的3门科目。

首先是考试科目上的变化,不再禁锢学生的选择,对于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行选择。

其次,学生选择变多,6门选3门,学科组合多达20多种,在选择上要慎重,很多家长可能会犯难,不知如何给孩子选科。

对高考还有哪些影响?

采用“3+3”模式后,在录取模式、考试时间、计分方式方面都会有变化,家长们要重点关注。

01.录取模式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02.考试科目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03.考试时间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04.外语考试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05.计分方式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合格性考试+等级考试”是什么意思?

“从2019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所有高中生都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指出学业水平考试采取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的14个科目,全部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1.合格性考试

其中,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学科实行书面考试,满分100分;

同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通用技术进行实验实作考查;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3门实行素质测试。

考试时间:

高一下学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高二上学期: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

高二下学期: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不合格可以补考。合格性考试就相当于以前的会考,要注意的是,只有通过了合格性考试,才能报考等级性考试,也就是说,合格性考试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2.等级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共6门学科,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上述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新高考采用 3+(6选3)模式,而这个“6选3”就是等级性考试。

考试时间:

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考完语数外接着就考选科的科目)每科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果:将卷面分按照一定的原则转化为等级制评分,分为A、B、C、D、E 五个等级。

20种方式如何选择?

“3+[6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郭老师讲3+3组合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浙江、上海来看,物理不仅占高校选课要求率最高,在选择物理科目后其可报考专业率也为所有科目中最高,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且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作了解,郭老师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20种组合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家长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如下选择方案: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新高考下,这传统的三门文科组合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6选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选课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

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他规定的这门你必须学,必须考,否则就不能进这个专业。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很多老师认为竞争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优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几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师资都比较一般。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新高考模式下,家长该如何知道孩子?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对此,郭老师有以下几点建议:

01 、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02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03 、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郭老师提醒

在选科中,需要有人给予引导,适时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职业目标,则再好的学校或工作对他们而言都可能是不适合的。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长和老师,应尽早发现其智能优势,让孩子增强自信,扬长避短,明确方向,并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智能优势,适时确立符合自己优势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39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