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曹操一前一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是这样理解两者之不同的。察东汉之乱,乱于外戚专政和官宦弄权。所以东汉的后期,所立的汉帝一个比一个年纪小。这样无论对于外戚还是弄权售奸的官宦都比较有利。所以,外戚家和官宦之间虽然有斗争,但,同时也都有心照不宣的共同利益。那就是———立幼儿皇帝,容易被操控。因此,东汉之亡,亡于外戚家权势过大,而官宦又居中售奸。权奸内耗,足以破家亡国。
为什么董卓“挟天子,不能令诸侯?”反而招来天下诸侯的讨伐。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能成就帝王霸业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察东汉史可知,外戚家大将军何进,想借助外力除官宦不慎失败,酿成祸乱。那个时候,朝廷虽然混乱,但是汉庭还有很多忠于汉室的大臣。是所谓的乱而不亡。
2、董卓入京时,汉室虽危,但不至于亡。因为,天下诸侯和满朝的大臣,心里都是拥戴汉室的。其次,东汉末年,朝廷里并没有专权世家。如同西汉的王莽世家,大将军王凤死了,王根继任,王根死了,王莽继任,那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权势,培植党羽,排除异己,收买人心,而后取代汉室。
3、董卓,破黄巾无功,以贿赂而致刺史。初入京师,就暴露乱臣贼子之志与狼子野心。擅自行废立之事。须知:自夏商周,到秦汉。除了王莽篡位,霍光辅政。没有哪个人敢废除皇帝的。这不仅仅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也是为古今权奸所不敢为。区区董卓以功如彼,以德又若此。身不逢霍光之时会,又不得霍光之际遇,无霍光之才与霍光之德。而欲效法霍光故事。也无怪乎,后来孙权上表许都,欲尊曹操为帝。而曹操却说,孙仲谋想置我于炉碳之上。可见董卓之愚,是自己把自己置于死地,成为众矢之的怨不得别人。
因为董卓初乱洛阳时候,天下臣民虽然苦,但都是拥戴汉室,希望朝廷有一天好起来,天下有政治清明之一日的。其次,那个时候朝中也没有出现像王莽一样的巨奸大盗足以篡汉。所以,董卓初入京师,不观时局就孤行一意,妄行废立,是自找死地,人作之孽。因此,董卓那个时候“挟天子”一个空质,是曹操所谓的坐炉碳。不仅不足以号令天下,且适足以招来天下兵马的讨伐。
说完董卓,再来说曹操吧。为什么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能成就霸业?
1、董卓废汉帝,招天下诸侯勤王。为避锋芒,烧毁了东都,胁迫着汉帝西逃长安。一路上,杀烧抢略。让本就遭受战乱苦难的百姓,更加民不聊生。而东都洛阳,又成了一片废墟,汉帝死生不明,关东各路诸侯狐疑。
2、曹操以平黄巾起家,讨伐董卓时又第一个打前阵。那个时候,曹操可是真心拥戴汉室,想平董卓,建功勋,安天下的。其次,就是长沙来的孙坚,最为卖力平乱。作为讨伐董卓,第一梯队击败了董卓,逼迫董卓西逃长安,继而规复东都洛阳。唯独袁绍,徒有四世三公之名望,而不识大体。与何进始作俑招董卓入京。董卓作乱,事后又拥兵自重,隔岸观火,欲坐待旧氏之亡而代汉。袁绍之后被曹孟德破官渡,有以也夫。
3、在天下大乱,汉室岌岌,关东诸侯声势浩大,必欲讨董卓而后快。司徒王允,用计谋杀了董卓。此时存亡之秋,若王允指挥得当,刘氏其兴乎,汉室之危或尚可扭转。可惜王允措置失当。李、郭二人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杀了王允。天子东逃,关东大乱。此时,曹操可能感觉,汉室终不可再兴,渐渐萌生取代之心。
4、董卓之乱以后,王允死,汉庭有节行,不避难死义,有才能的大臣死亡殆尽。天子蒙尘,诸侯大乱。曹操,听荀彧建议,迎天子于逃亡之中,修洛阳故都,安天子,定诸侯。曹操,以辅天子定天下为名,居四战之地,明用人之机,揽天下人才,知人善任,以道驭之,百战成功,卒荡平北方而胁迫天子。以汉宰相之名,而行天子之实。待曹操德威功勋已著,虽欲退而不得,何况曹操也不想退呢?所以,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曹操所处的时势和董卓当初所处的时势,不可同日而语了,此一时也,彼一时。
5、待到曹操荡平群雄,消灭北方割据政权功成名归,大权在握人臣无两的时候。当时,已经没有人能阻止曹操想要干的任何事情了。但是曹操,心里清楚:天下一日不统一,他则一日不敢称帝。名义所在,人不敢干。终曹操一生,也未敢称帝,但是却为后代子孙的称帝创造了基础。
结论:
1、董卓废立皇帝时候,只是内庭初乱,而天下诸侯,太守尚强,且民心戴汉。
2、董卓在汉末,没有建设大的功勋。虽然小有名气,但是在当时也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将领而已。
3、董卓无德无威无功勋,入京勤王,旋即废帝。不察大局,不度人心,不明世理。因“挟天子”而自陷于不仁不义,乱臣贼子,天下诸侯必讨伐之地。董卓挟天子而非其时,其愚不可及也,更别说成就大业了。
4、曹操起青州兵讨董卓之后,关东诸侯心散,民心久而生变。天下瓦解太久,诸侯又各自为战,使怨声载道,民遭灾难。
5、曹操深思熟计,默观大局。审时度势,招揽人才。东征西讨,灭袁绍,吕布,征乌桓,基本荡平北方。功勋章著天下,而天下已无诸侯。
6、人心渐靖,汉庭无人,诸侯已灭。曹操大权在握,秉政宰制。尤且不敢废帝自立。所以董卓“挟天子”而非其时,足以自灭;曹操“挟天子”而得其时,足以成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2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