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破产,“一代鞋王”富贵鸟折戟
2019年8月26日,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富贵鸟,01819.HK)公告,富贵鸟公司8月24日收到泉州中院公告及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申请,并终止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程序,宣告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此前,富贵鸟在港交所公告,将于2019年8月26日上午9时起取消上市地位。破产退市的富贵鸟还面临着债券违约的问题。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8年4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富贵鸟发行的债券“16富贵01”和“14富贵鸟”在2018年首次出现违约。
从2013年赴港上市,到2016年8月宣布停牌,再到26日宣布取消上市地位,短短3年多时间,曾经的“中国真皮鞋王”走向了没落。
资金流动吃紧 贵人鸟2019年上半年亏损5837万元
2019年8月26日(昨日)贵人鸟发布2019年中期财报。财报表示2019 年上半年度, 贵人鸟实现营业收入 8.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47.2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837.07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69.59%。
早在8月3日,贵人鸟公布公告称,因陷入借款合同纠纷,集团所持3.2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及孳息已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占公司总股本67.86%。这对于去年已亏损6.86亿元的贵人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遥想2014年飞进上交所后,贵人鸟市值一度达到400亿,可首份财报却将它打回原形。2014年,贵人鸟净利润3.12亿,同比下跌26.25%。利润的持续下滑,让贵人鸟开始采取关店和处置资产的措施。财报显示,仅2016年一季度,贵人鸟净关闭55家店铺,2017年净关闭376家。到了2018年,贵人鸟更是直接“卖卖卖”,先以1.43亿转让康湃体育股份,后以2.73亿出售持有的虎扑体育股份。
可这一切,似乎为时已晚。2019年底,贵人鸟将有11.46亿的债券到期,在公司危机愈加严重的背景下,其债券面临的违约风险将越来越高。可惜的是,贵人鸟没有“贵人”。
太平鸟不“太平”
近日,太平鸟(603877.SH)发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太平鸟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同比下降1.54%,归母净利润1.32亿,同比下降33.06%,而上半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2亿,于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余2453.66万,同比下降66.87%。此外,仅在2019年上半年内,太平鸟已关闭直营店111家,加盟店556家,联营店8家。前景依旧堪忧。
2018年,可谓太平鸟史上业绩最好的一年。77.12亿元营业收入和5.72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创下了历史纪录。这一年,太平鸟新开出343家店,截至2018年年底店铺总数达到4594家。但这些新开的店铺,在2019年上半年便全关了回去。
上市3年,太平鸟的销售费用增加了8.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7亿元。可增加销售费用带来的小部分业绩,仅仅够销售的费用支出,这也是其净利润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喜鸟没“报喜”
2019年4月9日晚间,本该“报喜”的报喜鸟,爆出一则悲剧。报喜鸟创始人之一的吴真生,因交通事故抢救无效去世,而他曾为报喜鸟登陆深交所,做出过不小的贡献。
截至2018年9月,吴真生持有4360.09万股报喜鸟股份,为公司的第二大流通股东。按最新股价计算,其持有股份约价值1.3亿元。
4月27日,报喜鸟披露2018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31.1亿,同比增长1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83.8万,同比增长99.9%。而在2017年,报喜鸟实现营收约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2600万元。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曾分析道,“从2013年起,报喜鸟因受男装行业调整,以及终端零售表现不佳等多方面影响,收入和净利润的波动较大,直至2017年才有所好转。”可即便如此,资本市场依旧没有给报喜鸟过多的好脸色,其股价依旧在持续下滑。
“新轮回”开启群鸟还能飞多久?一个王朝的兴衰,总有规律可循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社会流行文化有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在代继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差异会产生代沟,并在消费观念文化上存在诸多异议,进而形成不同的服装消费文化,这个时间周期最多为10年。”
也就是说,10年通常是一个代继更新的周期,按照通常的衡量标准,加上一个鞋服品牌早期品牌建立和市场渠道拓展的3年左右时间,用作品牌创立,到其真正投入到市场,陪伴用户群体成长最多就是7年。这同样就意味着,在这期间,各大鞋服品牌曾经打下的江山,会逐渐离自己远去,新一轮的品牌升级变革又将开始。
如今,各大鞋服品牌正站在资本市场上,开启一个新的轮回。
据欧睿信息咨询估算,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规模将达到近2.5亿,中产阶级及富裕人群将到4亿以上,对鞋服行业总体消费的贡献将加大。此外,随着出生于95后、00后的新一代正步入社会,将成为鞋服行业越来越重要的消费主力。
这些人对产品的差异化、高端化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而当服装工业化撞上个性化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企业转型升级,早已迫在眉睫。
在下个10年,谁能完成华丽蜕变,谁能成为下个王者,而谁又会被市场无情抛弃。随着历史车轮的缓缓前进,这一切终将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9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