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我要吃棒棒冰!
不行,没有吃饭不能吃零食!
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我要!
不行,家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了。
哼,嘟着小嘴,立马生气了,情节轻的眼泪巴拉巴拉的开始流下来,情节严重的撒泼打滚,各种大哭大闹。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家长有的时候能耐住性子管教,有的时候也觉得无可奈何,那面对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一:首先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孩子三岁前,哭闹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饿了、渴了、身体不舒服等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能通过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安抚,拥抱孩子并及时检查发现孩子的身体异常情况。
而三岁后的孩子,哭闹是伴随着一定的目的的。
有的时候家长招架不住孩子的哭闹向他们妥协,孩子们便会认为哭闹是能够帮助他们达到目的的,便反复使用这个招数,时间一长,哭闹就会变成一个坏习惯,因为他习惯了用哭闹的方式来要挟家长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家长们必须引起重视的是,三岁多的孩子是还不懂得如何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孩子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闹不止,最后只会纵容孩子的坏脾气,让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讲道理。
大部分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一般是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一类是开始的时候还能耐住性子讲道理,但是当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闹得心烦意乱便以暴制暴,用吼叫打的方式结束这场哭闹的战争。
还有一类家长是实在在哭闹的过程中觉得孩子哭得可怜,心中心疼的不得了,摇摆不定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从而让孩子停止“哭闹”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欠妥。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的是,孩子哭闹的时候,正是渴望家长的理解、认同,最需要父母的爱的时候,大声的呵斥孩子不许他哭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从而破坏他心中的安全感,而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话,又容易让孩子错误的以为哭闹的方法是特别好用的,从根本上来说,孩子依然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依然学不会情绪表达。
二:坚持原则,接纳孩子的情绪
朗朗两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去超市特别爱拿糖,要买糖吃,我不同意,朗朗便在超市大哭大闹,我没有对他发脾气只是静静的在旁边看着他,让他先发泄完情绪,哭了好一会,大概是觉得哭闹也没有用了,便不哭了,我抱着他和他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吃糖,但是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不能经常吃糖,妈妈带你来超市的目的是买菜菜,不是买糖。
孩子爱吃糖,得不到糖果因此而哭闹,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的确很伤心,所以,第一步,共情,给孩子足够的 时间,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不是代表父母的妥协和让步,而是我愿意接纳你的不开心,也愿意给你时间,但是我不会因此放弃我的原则。
有的时候孩子哭闹的厉害,甚至会动手打父母,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要被孩子激怒,要告诉自己做积极的暂停,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说,现在你在发脾气,妈妈感受到了你对我的不尊重,但是妈妈会尊重自己,我现在离开你,要去地方呆一会儿,等你情绪恢复了再来找我。
面对孩子哭闹心烦意燥,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外,也要时刻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如果一旦发现情绪不对,则立即做积极的暂停,等冷静下来后再做处理。
只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情绪冷静克制的同时,这个时候进行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孩子才听的进去。
三: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和提出诉求
三岁以前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年龄小,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哭闹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他们不懂情绪是什么意思。
而三岁以后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提出自己的诉求,因此,这个时候大人教会孩子认识情绪显得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情绪类的卡片或者通过和孩子讲解情绪类的绘本,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害怕,那个行为是开心,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
情绪类的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中间需要家长们善于发现孩子的情绪,同时,也要求家长要学会对情绪的多种表达。
四、学会给孩子做选择题
有的时候,孩子面对一个问题哭闹,其实并不一定是非要执拗于那件事情,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要有给孩子做选择题的智慧,用选择题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我在平时管教朗朗的过程中,经常用选择题法。
因为做英语启蒙的关系,我会用电脑给他看英文动画片,那这必然有个问题,就是关电脑的时候不愿意而引发哭闹,看了一会儿,关电脑肯定是要关,这个是原则不能退缩,那我就会提前和他约定,到了时间要关了哦,请问是朗朗自己关还是妈妈关?给的选择都是指向关这个行为,反复几次,他即便哭闹,坚持原则,提前做好约定,他也能做到自己关电脑。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每一个哭闹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是在呼唤父母的爱和帮助。所以家长们,请不要推开孩子,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引导他更好地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6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