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不会谋反,为何诸葛亮还要杀他?

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不会谋反,为何诸葛亮还要杀他?

当初只看《三国演义》时,看到“反贼”魏延被马岱杀后,还心中叫好。可是当看了正史,了解到真实的魏延,就位魏延被杀感到很可惜。据真实的史料,种种迹象都指明魏延不会谋反。而诸葛亮一直是秉公处理朝中大小事情,为什么会把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给杀了呢?

《三国演义》讲的是在长沙战役中,魏延是通过闯进法场,杀韩玄,将要奔赴黄泉的黄忠老将军救下开了城门投降的刘备。魏延此举乃是大功一件,可诸葛亮认为魏延天生反骨,日后必反,准备立刻将其斩首。后在刘备的解救之下,才勉强将魏延的项上人头保下来。很多人也以为正是诸葛亮持此偏见,所以才在五丈原病死前设计要杀掉“脑后有反骨”的魏延。

而正史中,魏延是刘备忠实的私兵,只是由于地位低下,很长时间都不为人所知。他是在跟随刘备与刘璋的战斗中才崭露头角。《三国志》记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建安23年,刘备收复汉中。因为汉中的军事、经济地位都很重要,刘备需要派遣一位心腹且有能力的大将镇守汉中。当大家都认为汉中太守是张飞,而且张飞也认同,但是刘备却将 此位置给了魏延。可见,刘备不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是非常信任魏延的。在小编看来,刘备在识人方面是胜于诸葛亮的,在关于马谡一事就可看出。

实际上,诸葛亮原本是不想杀掉魏延的,只是他自寻死路,才被杀。如果诸葛亮真的想杀魏延,可以在病重时将他叫到自己帐下,再找个罪名处死他就可以。

诸葛亮给临死前的遗命是:“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的意思是,魏延断后,姜维在前,如果魏延不不听从军令,大军不用管魏延,按计划撤退就行,也没有要杀魏延的意思。

诸葛亮给杨仪的交代是:“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诸葛亮其实是明白魏延不会反的,只不过是担心魏延与杨仪会起内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以谋反的罪名来动摇魏延的军心,以尽量减小损失诛杀他。

诸葛亮正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才保杨仪,杀魏延。原因是:魏延有能力但还是不能打得过魏国,战略又与诸葛亮不同,也不会听从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接班人姜维的命令。况且,魏延在撤兵时不听从号令,自己率领军队先逃回去,因自己与杨仪不和,还烧了栈道,以断主力部队回去的路。所以,即使诸葛亮没有令马岱杀魏延,魏延以此做法,也必死。

​正史中的魏延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将军,并没有真正谋反,当了十几年的汉中太守,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好的,汉中市虎头桥魏延的碑就可证明。魏延死的根本原因是因和杨仪的个人恩怨不顾大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650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