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整合万达百货、收购家乐福,苏宁易购加持实体霸主“基座”丨大财读中报㉟

整合万达百货、收购家乐福,苏宁易购加持实体霸主“基座”丨大财读中报㉟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文 朱哲 图

苏宁易购在今年上半年的国内零售业出尽风头。8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355.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1.39亿元。在消费市场弱复苏的环境下,苏宁易购营业收入超两成增长,颇为不易。同时,整合万达百货、收编家乐福,清晰显现出苏宁为加固“国内第一大实体渠道商”基座,拼出了全力。

整合万达百货、收购家乐福,苏宁在逆向大举进攻

上半年,苏宁易购围绕全场景、全品类零售布局,继续大开发战略推进,实现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1~6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1355.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全渠道商品销售规模为1842.13亿元,同比增长21.80%。同期,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可见,苏宁易购销售规模增速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6倍。

上半年,苏宁易购加大推进全场景、全品类零售布局,加快社区、农村市场下沉,强化社交、社群运营,均取得明显效果。截至6月底,苏宁易购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7503家,苏宁小店及迪亚天天自营店面合计5368家。不过,在“弱增长”的市场中苏宁拓展亦有难处,今年前6个月,共计开拓各类新门店245家,同时关掉了846家门店。河南公司所在的华中区,门店数量稳定增长。

近期,苏宁易购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已通过反垄断审查,并进入实施阶段。据了解,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外界预计,在该笔收购正式完成后,苏宁易购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另在6月末,苏宁易购完成万达百货(国内37个门店)收购,并着手系统性整合,这包括财权、人事权、营销规划等方面的掌控。在7月份,对国内万达百货门店进行了店招批量更换为苏宁易购PLAZA。

而在线上,苏宁社交运营有效地提升了获客能力,降低广告促销费率。截至6月底,苏宁易购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达4.42亿,较2018年年底增加3500万。这与上半年苏宁注重发展社交、社群电商密不可分。其通过加强社交和社群运营,有效地提升了获客能力,降低了流量成本。

目前,苏宁易购已经形成以苏宁拼购、苏宁推客、苏小团等产品为核心的社交运营矩阵,依托社群覆盖效应,触达用户超过5亿。2019年6月份,苏宁易购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达到92.54%。

半年报显示,苏宁年初成立五大商品集团推动商品精细化运营的举措已显成效。上半年,苏宁大快消、百货等品类规模显著提升,已成为拉动苏宁规模增长的新引擎。

卖“尿不湿”成业绩增长新亮点,苏宁打满线下消费场景

收购家乐福、整合万达百货,不只是苏宁去电器化、拓展线下店数量的重要战略手段,同时,更是张近东为苏宁坐实“国内第一大线下渠道王”的大手笔。

众所周知,苏宁最强势的业务是家电3C,在这方面也实现了业界的领先。而8年前,苏宁就尝试在大快消领域的拓展,其战略意图即是甩脱3C类单品类,跨入快消品的高频消费区。

从苏宁中报不难读出,国内3C电器消费增长,进入了相对瓶颈期。其称,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受外部市场环境持续较弱的影响,可比门店(指2018年1月1日及之前开设的店面,下同)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66%。若扣除苏宁小店上半年的经营亏损及其股权转让带来的投资收益,则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7亿元。

与之对应,苏宁中报显示,除东北地区外,国内其他区域苏宁3C生活门店在坪效、销售收入两个核心指标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简言之,3C实体店业绩下滑,已出现了普遍性。小家电、通讯、空调、冰洗、IT数码等核心品类,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比3C消费的低黏性,服装、家居、快消品、母婴显然更高频。而这,是苏宁数年前提出“去电器化”的源头。

苏宁中报显示,上半年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长期以来对全场景、全品类零售的布局和投入。上半年,苏宁易购全场景、全品类战略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

上半年,苏宁易购持续推进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并通过对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的收购,补齐了快消和百货方面的短板,提前实现了全场景的零售布局。截至6月底,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7503家。特别是在下沉市场,以苏宁小店和苏宁易购零售云店为代表的业态保持快速扩张,截至6月底,苏宁小店及迪亚天天自营店面合计5368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店面总数5108家,已经形成了国内零售业中最完整、最丰富的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生态。

完成全场景零售布局的同时,苏宁的全品类战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大快消、百货等品类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半年报显示,包含小家电、红孩子母婴及美妆、家居食品、日用百货产品在内的品类,上半年营收增速强劲,同比增长66.96%,已成为苏宁规模增长亮点。同时,上述品类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也提升至26.88%,首次在所有产品品类中位居第一。

但需关注的是,苏宁在投资铺设苏宁小店便利店全国店网,着实下了大本钱,且亏损较多。苏宁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整体发展战略安排,于2019年6月末完成向参股公司Suning Smart Life Holding Limited转让苏宁小店股权。

今年上半年,曾有国内媒体曝出苏宁小店战略性亏损多达数亿元。而此次该公司的股权转让,即是张近东将苏宁小店剥离出苏宁易购上市体系,由其子张康阳负责接手。

加大物流、研发投入,苏宁在忍受战略性亏损

苏宁想多卖货,就要多接地气。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苏宁的实体渠道就是它最大的资源禀赋。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门店不再是绝对的销售重心,“线上+线下+物流”成为更为完整的服务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一直在加大研发与物流领域的投入,与京东一较高下的战略意图直观清晰。

据苏宁中报,在科技方面,苏宁易购专门成立了科技集团,打造支撑智慧零售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上半年,苏宁研发费用达到14.58亿元,同比增长62.19%。在刚刚结束的818购物节庆功现场,苏宁易购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科技是苏宁所有业务发展的基石,对科技集团的投入没有上限。

另在物流领域,截至6月底,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2017年收购)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大关,达1090万平方米。上半年,苏宁易购为加快生鲜业务发展,共投入使用46个生鲜冷链仓,覆盖218个城市。

但客观来看,苏宁一直在忍受物流大基建、高强度投入的战略性亏损。如其中报显示,当期,天天快递有限公司营收约9.04亿元,营业利润约-7.86亿元,净利润约-6.07亿元。即便如此,苏宁仍在为其大力输血。

苏宁方面透露,到2020年,苏宁物流将完成20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建设。此外,天天快递在上半年完成7个自动化分拨中心的交付,并针对29个城市的分拨中心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同时,完成了27个城市直营网络的搭建和2146个末端网点的业务整合。

随着天天业务的发展逐步进入良性阶段,随着下半年快递行业作业旺季的到来,降本增效的成果将会逐步凸显。

此外,苏宁金融继续加强金融科技能力建设,立足数据风控和金融AI两大核心,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金融业务渗透率。据苏宁中报显示,上半年,苏宁供应链金融业务投放额同比增长41.3%。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带来金融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半年报显示,苏宁金服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5亿元。报告期内苏宁银行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末苏宁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68.48%。

综上来看,苏宁在不断加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在大快消、百货等领域以及在下沉市场的布局,和在金融、物流、科技等领域的持续投入,都是在押注下一个十年和周期的发展。尤其在经济低迷期,苏宁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逆周期投入,更是明智的选择。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表示,苏宁易购仍处于拓展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和扩张店面的阶段,目前的投入是为形成未来更深厚的竞争壁垒。

责编: 张利瑶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660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