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言:“子不教,父之过”,对于子女的教育,向来是一个家庭最为重要的话题。如何把握好教育的范围以及尺度,又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信息,随着国内教育的发展,都逐步的发生了改变。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一味的“一刀切”的专制教育已经不符合孩子的正确教育理念,而在北大教授看来,在孩子5-8岁的时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阶段的父母,学会在以下这3点“放纵”,反而有利于让孩子长大成才。
1、事情决定的主动权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个人的喜好也会逐渐明朗,对于事物的看法也开始显露雏形,决定做一件事情意向也会更加明显,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他们看来,孩子本身的决定或者思考,受限于所接受的知识以及经验,导致看起来颇有些幼稚可笑,所以喜欢直接替孩子做出决定,然而这样的相处模式,会逐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导致孩子对父母极度的依赖,一种是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极强,不喜欢从客观出发,而只站在父母反对的一面。
学会放开决定事情的主动权,只要不涉及到严重后果,就可以让孩子学着去决定,学着去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更快的适应现实社会。
2、自我意识的表达
当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整个世界都在向他灌输庞大的信息,无论是基础的生活常识,还是用于学习的知识,都成为一个个体自我意识组建的基础;而语言系统的日趋成熟,更促进了对于周围事物的表达欲望,这时候学会尊重孩子的自我看法,不加以打击、压制,更有助于让孩子学会独立自我的思考,而不是只能附和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
在家庭教育中,学会更加自主、平和的相处模式,让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还能让孩子对家庭有更多的参与感,对于今后的成长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3、落实的行动力
很多孩子在决定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往往喜欢提前给孩子“泼冷水”,甚至在中途遇到难题的时候,加以指责认为全部都是孩子的责任。学会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行动后的苦恼与问题,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还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私人空间,来处理进行自己所在意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执行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今后的职场生活,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要想让孩子成才,行动力向来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在北大教授看来,在孩子5--8岁的时候,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对于外界的探索与获取的兴趣正处于旺盛的阶段,学会在以上这3个方面“放纵”孩子,更有利于让孩子长大成才!
精彩文章回顾:
初中班主任:暑假是道“分水岭”,提高孩子成绩,牢记“三不准”
一班42人上清北,只有1人答题卡忘填,却仍进北大,原来靠这1点
从成绩平平,到高考703进清华,父母坦言教子秘诀:平时少说3句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