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两个“火星人”马云和马斯克的对话,我看到了,可以说尬聊了45分钟,精华的内容并不多,多半还是从企业家的思维和格局上来看待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至于机器与人谁更聪明,或者谁会变得更加聪明,两人虽然持不同观点,但也仅仅是拍脑袋的预测。
因此,当很多人跟进中美二马两大精英的对话时,常常会陷入二马所制造出来的AI系列话题之中不能自拔——会有媒体想要继续深挖人与机器谁更聪明?会有媒体想要探讨人类移民火星的准确时间表?甚至会有科学家想要研究马云和马斯克是否真的来自火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人类社会发展5000年的可记录历史当中,并不算短也并不算长,任何的大危机几乎都来自于人类本身。因此,大家所担心的外星人也好,大家所担心的机器的智力超越人类也好,只不过是身为企业家的二马对话的噱头而已,普通人来说,就是俩人聊天,至少要找一个话题。如果你不信,来北京的胡同或公园,听听北京大爷们怎么聊AI人工智能以及人类的未来,一定会听到比马云马斯克更具格局的论调,或者下飞机打一出租车,让出租车大哥告诉你什么是AI人工智能或许更加精彩。
人们谈话的时候,最容易聊的就是关于未来和预测性的东西,马云、马斯克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这样的话题,他们不必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因为这是未来的预测,但从他们谈话的字里行间来看,他们一定在为他们背后的企业负责。至于民间大爷大妈们的侃大山,只要在法律框架内,人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具格局,因为他们不必为什么后果负责。
想必这样的对话,或许只有请马云、马斯克这样的天马行空式的企业家,才可以津津有味儿地聊起来,甚至还会在某些方面较起针儿来,媒体顺势把不同观点用一个“吵”字渲染一下,话题性就被无限放大了,其实,没那么妙趣横生。
以国内企业做人工智能来看,百度的AI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了前列,世界上也算得上AI人工智能前五名的企业,你请李彦宏来跟马斯克谈Ai人工智能?或许这件事儿根本就成不了。为什么?一个真正懂得技术的企业家,对于人类科技未来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非常敬畏,不会信口开河把人类100年、1000年后的事情都预测完了。或者假设组如者能够请得动华为总裁任正非,或者某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这个关于AI人工智能的对话秀也不会多精彩。
正如博士夫妻想当相声演员,还努力地写出几本相声专著,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公式相声没有被认可,甚至被批评谩骂。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说相声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经历了几百年,相声演员看似只是说学逗唱,人家也是从小下了苦功夫的,丝毫不比上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轻松。
因此,怎么看二马对话呢?你可以把这场对话当成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听听也无妨;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相声演员说的有关AI人工智能的相声,听听更无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8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