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配型成功,丹东姑娘为北京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到医院发现......

配型成功,丹东姑娘为北京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到医院发现......

市场监管局同事纷纷为她点赞

单位领导到家中看望

昨天,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监管科栾丽娟为北京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儿,通过微信群迅速传遍局机关大楼。大家纷纷为她勇敢的善举点赞。



原来,27日中午11点40分,栾丽娟在沈阳一家医院的特护病房里,完成了为时一天半的造血干细胞采集。28日,她回到丹东,单位领导就专程到家中看望慰问。



我市已有19位志愿者

成功为陌生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目前,我市志愿捐献者资料录入已达11876人份,已有19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为国内外非亲非故的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文明城市的标志,也是一项 ‘以保护人的生命为宗旨’的伟大工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是最美最可爱的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希望能有机会去帮助那些患病的人”

2013年,害怕扎针的栾丽娟鼓足勇气跟妹妹一起去献血,结果妹妹检验合格,她因为当时身体的状态没能献成,“我一想,我这么胆小的人,扎回针抽回血多不容易,千万不能浪费了,就跟血站的人说能不能做造血干细胞采样……”栾丽娟说,以往从电视上看过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报道,自己也希望能有机会去帮助那些患病的人。

“这是能救人命的事,我能挺住”

今年3月,辽宁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给栾丽娟打电话,说她和北京的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而且配型级别属于较高相合度的全项合。回家说起自己配型成功同意捐献的事儿,父亲和妹妹都说这是好事儿,是能救人命的事情,“可是你想好了,你的身体能不能受得了?你怕打针,捐献的时候能不能忍得住疼啊?”栾丽娟却说:“有你们的支持就行,我能挺住。”妹妹说,头一次觉得姐姐在听说扎针的时候这么坚强。

从确定捐献到6月21日正式入院准备捐献,栾丽娟努力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饮食注重清淡、营养均衡,每周至少游泳5次,每次保证一小时,每天10点前入睡,保证睡眠充足。

捐献的过程,并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捐献的过程,并没有栾丽娟想得那么简单。采集前注射动员剂的这几天,对栾丽娟而言有些漫长和难熬。因为从小到大,栾丽娟都对扎针有着说不出的恐惧。来到医院的那天,当提到每天需要注射两针动员剂、采一次血,她扭头对妹妹说:“扎针的时候你摁住我,别让我跑了。” 一句玩笑话,让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都喜欢上了这个胆小却又勇敢的姑娘。



6月26日8点,栾丽娟面带微笑走进采集室开始采集。给她勇气的,是采集室外志愿者们一声声“别怕,我们都在”,还有微信群里刷屏的一句句“祝采集顺利,加油!”得知栾丽娟要到沈阳捐献,市市场监管局派人全程陪同。



6月28日,栾丽娟接到了受捐者主治医生的电话,说第一天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经给病人使用,病人情况好转,病情恢复稳定。虽然身体还有些许的疼痛,但她面带微笑说:“我想,我的母亲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能为社会做点事,是我多年的夙愿”

提及捐献造血干细胞,栾丽娟说,能为社会做点事,是自己多年的夙愿。2013年,栾丽娟患有重病的母亲在沈阳准备接受一次大手术时,因为输血量较大,医生要求栾丽娟和当地血站工作人员联系,确保手术用血。

栾丽娟说,手术迫在眉睫,可血站血量不足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好在当地血站工作人员接到她的申请后,立即联系其他血站筹血,一些爱心人士在得知急需用血的消息后,也纷纷赶到血站、献血车进行献血。但遗憾的是,手术并没有挽留住栾丽娟母亲的生命,但筹血的过程却成了她最深刻的记忆。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她一直想找机会为社会做点什么。

如今,栾丽娟终于完成了她的夙愿。这个胆小而又勇敢的姑娘,让身边人又一次经历爱和感动。

(二三里编辑 张建堂)

来源:今日丹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70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